- 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关键因子Akt、P-G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欣胃颗粒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胃黏膜Akt、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120只根据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自由饮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采用标准的饲料雷尼替丁喂养,热盐水灌胃,同时配合饥饱失常的复合造模法进行造模。至16周结束,随机抽取模型组大鼠4只做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认模型成功后全部停止造模及干预药物。模型制备成功后随即处死所有大鼠,剖腹取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胃黏膜Akt、P-gp的表达较其他各组显著升高,欣胃颗粒可降低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欣胃颗粒可通过下调PLGC大鼠模型胃组织Akt、P-g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抗细胞的增殖。
- 刘金狄刘镓毓顾庆华李明周晓明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AKTP-GP
- 邵荣世教授妙用“脾虚、湿热、浊毒”论治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经验举隅
- 2024年
- 目的对邵荣世教授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经验浅析。方法通过邵师在临证中对本病的认识,进一步阐释本病的内在,并根据清热化湿和络法的立方之本,从“热、湿、虚、瘀”四个方面介绍邵荣世教授临证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结果通过传统医学的辨证施治,真正达到药与证相结合的诊疗特色。结论邵师对本病的病理生理和致病因素上有着本质的认识,临床值得应用。
- 沈文邵荣世周晓明刘金狄李岩
- 关键词:隆起糜烂性胃炎
- 谢晶日教授运用益气化瘀法辨治胃癌前病变的经验浅析
- 2025年
- 胃癌前病变是消化系领域中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病理改变,及时防治能够延缓甚至阻断胃癌的发生。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具有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谢晶日教授从事治疗胃癌前病变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脾胃虚弱,气机难畅”是其发病根本,“气滞血瘀”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基础,“病邪胶结,聚成瘀毒”为其癌变的关键;因此根据胃癌前病变的病机特点,以“益气化瘀”为治疗原则,兼以行气活血、顾护胃阴,随证加减,真正达到药证结合,标本兼治的效果。文章基于“益气化瘀法”介绍谢晶日教授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
- 刘金狄周晓明李岩沈文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名医经验益气化瘀法
- 中医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作为胃癌前病变的关键阶段,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可逐步发展为胃浸润性癌、黏膜癌。目前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Hp)、药物治疗和胃镜病理随访等为主,可缓解部分症状,但难以遏制其病理进展,复发率高。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凋亡、自噬等应答反应,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可促进CAG癌前病变的进程。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综合调节,治疗CAG癌前病变疗效显著。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等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糖酵解、血管生成、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自噬,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等发挥治疗作用。该文系统综述中医药干预PI3K/Akt通路治疗CAG癌前病变的机制,以期为深入理解CAG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参考,并为CAG癌前病变的深入研究和药物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 陈欣邵荣世周晓明孙惠丽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中医药
- 辨证分型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沉等指标,并从理论、临床研究两方面探讨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以期有效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方法:本研究共纳...
- 周晓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中药内服保留灌肠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胃复春对胃癌前病变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胃复春对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胃复春组、模型组、对照组,每组各10只,胃复春组给予胃复春灌胃,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灌胃16周。造模成功后,立即处死所有大鼠,按照组别取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其余组织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NF-κB、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复春可以有效的改善PLGC大鼠模型的一般状态、宏观表征等,还可逆转大鼠胃黏膜的病理学状态,从而降低PLGC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Akt、p-Akt、NF-κB、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Akt、p-Akt、NF-κB、COX-2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组织Akt、p-Akt、NF-κB、COX-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复春组大鼠胃黏膜组织Akt、p-Akt、NF-κB、COX-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可通过抑制Akt、p-Akt、NF-κB、COX-2增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进一步阻断PLGC的发生与发展。
- 张红兴周晓明曹刚王峰刘金狄刘镓毓李素英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复春AKTP-AKTCOX-2
- 温肾健脾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例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给予自拟温肾健脾中药口服,对照组20例,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两组均于治疗15d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比较血清IL-8、TNF-α及IL-10含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显著降低血清IL-8、TNF-α含量及提升IL-10水平。结论:温肾健脾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能显著降低血清IL-8、TNF-α含量及提升IL-10水平。
- 周晓明顾庆华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温肾健脾美沙拉嗪IL-8IL-10
- 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被引量:5
- 2019年
- 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治疗工作,因此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工作十分重要,可改善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西医对癌前病变的治疗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中医对该病有着良好的治疗。邵荣世医生从医多年,从中医角度提出辨证论对胃前癌病变进行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以控制,本研究对邵荣世辨证论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思维与经验进行分析。
- 周晓明王峰孙惠丽景姗刘金狄邵荣世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临床思维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理气化湿方”对接种胃癌MGC-803细胞裸鼠肿瘤组织关键因子β-catenin、Wnt3a、Lgr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理气化湿方对皮下接种胃癌MGC-803细胞裸鼠肿瘤组织的干预作用及其对瘤体β-catenin、Wnt3a、Lgr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胃癌MGC-803细胞接种于健康雄性裸鼠腋下,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0.56 g/kg)和理气化湿方低、中、高剂量(3.9、7.8、15.6 g/kg)组,每组7只。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灌胃4周。灌胃结束后处死所有裸鼠,取肿瘤组织,切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另一部分肿瘤组织应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Wnt3a、Lgr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肿瘤组织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明显,个别腺体呈共壁现象或囊状扩张;理气化湿方中、高剂量组肿瘤组织细胞形态较均匀,固有腺体排列整齐紧密,偶有淋巴细胞浸润,腺上皮和腺管分界清楚。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肿瘤组织β-catenin、Wnt3a、Lgr5+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理气化湿方中、高剂量组上述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胃复春组(P<0.05),而中、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化湿方可通过抑制β-catenin、Wnt3a、Lgr5+增殖,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从而改善瘤体的病理状态、分化程度。
- 周晓明邵荣世王峰孙慧丽景姗刘金狄
- 关键词:胃癌MGC-803细胞Β-CATENINWNT3A裸鼠
- 探析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研究邵荣世教授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收治的9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45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者采用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作为中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学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病理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COX-2)、p53、胃泌素(gastrin, GA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COX-2、p53、GAS以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脘痞满、刺痛、痛有定处、胃痛拒按、黑便以及面色黯滞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慢性炎症、肠化、腺体萎缩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理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上述病理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5.56%(7/45)、11.11%(5/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化湿和络法治疗胃癌前病变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中医和病理临床症状,降低血清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 周晓明刘金狄王峰孙惠丽景姗邵荣世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