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端
- 作品数:21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三明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 二战后美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特点被引量:3
- 2007年
-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大众民主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热潮,一批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开辟了社会生活史、劳工史、黑人史等下层人民史研究的新领域,在工人阶级史、奴隶制史和黑人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倡导总体史观、坚持“自下向上看”的研究视角、重视文化研究以及地区和地方社区的研究,他们充分利用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自己的史学研究实践发展了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 王立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
- 社会历史解释的新模式——论E·P·汤普森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被引量:1
- 2005年
- E.P.汤普森从反对“经济决定论”出发,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社会和文化分析模式,这是他在史学研究实践中试图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所做的有益探索,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文化唯物主义”。
- 王立端
- 关键词:汤普森历史唯物主义文化
-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研究(1949-1999)
-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首先涉及怎样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应该在马克思所阐述的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这一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框架下解读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可以选择四个视角,即马克思恩格斯探寻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过程,他们形...
- 王立端
-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社会历史规律马克思主义
- 文献传递
- 多元化史苑之奇葩——试论二战后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特征
- 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但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一种学术思潮并在史学界产生重大影响却要到二战以后,特别是在六十、七十年代大众民主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热潮。本文着重探讨二战后美国的新马克思...
- 王立端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史学特征学术思潮
- 文献传递
- 中国化视野下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被引量:3
- 2009年
- 在中国化视野下看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史学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不难发现郭沫若、吕振羽和侯外庐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和中国社会革命实践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中国化使学术界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一元多线"的认识,这是以后打破社会历史发展"一线论"的逻辑起点。
- 巴新生王立端
-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
-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是中国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放眼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不难发现,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还只是起步阶段,建国后的50__160年代照搬苏联的史学理论研究模式,一概拒绝西方史学理...
- 王立端
- 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劳工史的典范之作——基利的《劳工和加拿大史》
- 格雷戈里·基利的《劳工和加拿大史》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社会文化分析方法,描述劳工和工人阶级史,在加拿大历史的整体中考察工人阶级在加拿大国家建立和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新马克思主义劳工史的典范之作。
- 王立端
- 关键词:社会文化分析政治经济
- 文献传递
- 20世纪20—4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再认识被引量:1
- 2017年
- 20世纪20—40年代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以1933年《读书杂志》停刊为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从粗疏到更加理性和成熟,马克思主义史学从草创到走向建设的过程,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也是马克思主义通史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争论中政治话语盖过学术话语,但其中的学术意蕴不可忽视,对参与争论各派做学术判断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真伪之辨。
- 王立端
-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评价
- 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布赖恩·帕尔默被引量:2
- 2008年
- 布赖恩·帕尔默是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杰出代表,在劳工史和社会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劳工史研究中,他考察了加拿大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再塑造。在社会史研究中,他从阶级对抗的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转型时期处于社会边缘的"另类"文化及其对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所进行的斗争。此外,他还批判了社会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学科的中心地位。
- 王立端
- 论埃伦.M.伍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
- 2012年
- 加拿大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埃伦.M.伍德以新颖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重新界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阶级、人的能动作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并以此为指导研究了现实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起源,同时她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传统,深信正是马克思有效地解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通过批判现实资本主义,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普遍化或者"全球化"是一种成功的标志,但也是一种弱点的来源,它的成功也正是它的失败,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的未来只能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体现出她浓重的现实关怀情愫。
- 王立端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