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澍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1000MPa级高延伸率Q&P钢的实验室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C-Si-Mn系TRIP钢成分为基础,设计了四种不同Si和Mn含量的合金成分,并采用不同两相区奥氏体化温度的淬火—配分(Q&P)工艺进行处理,得到了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Q&P钢。其中,当奥氏体化温度为820℃时,0.18C-1.8Si-2.2Mn(质量分数,%)钢和0.18C-1.8Si-2.5Mn钢在抗拉强度达到1 000 MPa以上的同时断后延伸率仍不低于20%,显示了极佳的强塑性结合。利用SEM和XRD等对热处理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板条马氏体和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多呈块状且被铁素体所包围,且奥氏体化温度为820℃时,材料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平均碳浓度均较高。更多且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发生TRIP效应,可以在不显著降低材料强度的情况下更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塑性,这也是四种试验用钢经820℃的Q&P工艺处理后显示出更佳强塑性结合的主要原因。
- 周澍钟勇王利
-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马氏体TRIP效应
- 1.2GPa淬火—配分(Q&P)钢的成形特性研究及应用被引量:8
- 2016年
- 为满足日益严格的能耗、环保和安全的要求,先进超高强钢(AHSS)的开发与应用受到愈来愈多钢厂和车厂的关注。宝钢以C-Si-Mn的成分体系为基础,采用淬火—配分(Q&P)退火工艺,成功开发出抗拉强度达1.2 GPa,断裂延伸率在15%以上,扩孔率在30%以上的新一代汽车用超高强钢。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表征以及XRD定量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强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铁素体、回火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构成的复相组织结构及残余奥氏体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TRIP效应,使得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特别适合形状复杂的车身结构件和安全件的生产。
- 周澍钟勇王利
- 关键词:残余奥氏体马氏体TRIP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