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雄志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碳排放
  • 2篇碳排放效率
  • 2篇耕地
  • 2篇耕地集约
  • 1篇生态足迹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适宜性
  • 1篇数据包络
  • 1篇数据包络分析
  • 1篇土地可持续利...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农田
  • 1篇稳定性
  • 1篇可持续利用
  • 1篇耕地资源
  • 1篇高标准农田
  • 1篇包络分析
  • 1篇
  • 1篇标准农田

机构

  • 4篇河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苏雄志
  • 1篇门明新
  • 1篇张俊梅
  • 1篇许皞
  • 1篇霍习良
  • 1篇王燕辉
  • 1篇陈卓
  • 1篇孙英彪

传媒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北省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下的碳排放效率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耕地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得到不断扩展,耕地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逐步提升。与此同时,耕地利用活动中化肥、农药、电力、化石能源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飞速增长。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技术水平相对稳定的状况...
苏雄志
关键词:耕地资源碳排放效率时空变异特征
文献传递
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划定及建设时序被引量:2
2016年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以河北省卢龙县为研究区,分别从自然条件、工程条件与适宜经营条件3个方面,选取土壤质地等11个子目标,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对于近期内被占用可能性较大,不适宜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耕地,实行"一票否决"制,确定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可建设区域,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序。结果表明,卢龙县待建高标准农田面积共有39 280.84 hm2,分为3个时期,优先建设区、中期建设区和暂缓建设区,分别为9 557.87、18 644.33、11 078.64 hm2,各占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面积的24.33%、47.46%、28.21%。该研究可为卢龙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陈卓王燕辉苏雄志张俊梅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稳定性适宜性
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为科学评判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其时空格局特征,运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保定市2001~2010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最终算出保定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系数。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划分标准,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绘制保定市2001年和2010年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空间格局图,并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10年保定市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都处于逐年增加态势,土地可持续利用系数虽趋于平稳,但处于较低可持续利用状态;(2)涞源县、蠡县和阜平县土地利用为中等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大于0.4,定州市和保定市生态严重超载,为很低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小于0.2,高阳县、顺平县、涞水县、清苑县、雄县、曲阳县和安国市为稍低可持续区,其可持续利用系数处于0.30~0.39之间,其他地区均为较低可持续区,可持续系数处于0.20~0.29之间。
苏雄志丁超门明新霍习良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生态足迹
河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碳排放效率的相关性被引量:18
2016年
为探索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下的碳排放效率变化规律,更好实现耕地集约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分别构建了耕地集约利用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运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河北省138个县(市)耕地集约利用度和耕地碳排放效率时空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耕地集约利用与碳排放综合效率的空间聚集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由平原区向山地丘陵再向坝上高原区扩展的趋势;碳排放综合效率有效区域集中分布于坝上高原与山地丘陵区,而石家庄、邢台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唐山等地区碳排放综合效率较低;耕地集约利用度和碳排放综合效率空间分布上总体呈现负相关性,且随着时间推移局部聚集效应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
孙英彪苏雄志许皞
关键词:土地利用数据包络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