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士义 作品数:31 被引量:213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更多>>
语块的心理现实性 被引量:19 2013年 语块是一个大于词的多词序列,是语言使用者在长期大量的语言接触和语言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形式与意义的组合。阅读加工研究和听觉加工研究表明,语块和词一样也是心理词典的一个单位,是整体存储加工的,语块具有心理现实性。未来的研究可以对语块的界定、语块及其成分词的关系、语块的动态发展以及二语者语块的心理现实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易维 鹿士义关键词:语块 心理现实性 空间语言认知的功能几何框架及其应用 2018年 功能几何框架理论包含几何规则和超几何规则两类信息,并且特别强调超几何规则在空间语言理解和产出中的关键作用,是空间语言认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所谓的"超几何规则"包括动态—运动规则和情境知识,它与几何规则相结合,共同影响着空间语言的理解与产出。研究表明,注意资源的分配在整合几何及超几何信息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可能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注意资源分配在视觉场景中物体能够实现其功能的区域。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功能几何框架中超几何规则的具体类型对几何和超几何规则各自影响程度的衡量标准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同时,这一理论也为跨语言对比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陈婧 鹿士义关键词:空间语言 基于概念距离的汉语动结式类型学特征 被引量:1 2018年 本文从汉语动结式中动词和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及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出发,通过挖掘汉语动结式的特点和跨语言的比较,发现汉语动结式具有很强的标记性。从动词与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来看,汉语中存在语义推导关系弱的强动结式;从补语的语义指向来看,汉语中也存在大量补语指向主语的动结式。这些都证明汉语动结式在类型学上具有较强的标记性。本文提出,动词与补语的语义推导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均与动结式中动词与补语的概念距离有关,并综合两方面的视角总结出了汉语动结式的类型学特征。 何美芳 鹿士义 逯芝璇关键词:动结式 类型学 论当前留管工作中的诸多关系 2001年 吴缄中 鹿士义关键词:市场经济 留学生 学校管理 “N的V”结构认知加工的类型学效应 2019年 本文从复杂动作事件的类型学入手,通过句子可接受度判断实验,考察了母语为"领格-宾格"型语言和"作格-领格"型语言的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构式的加工情况。为了确定构式中V的论元选择和编制实验材料,我们进行了语料库考察。研究发现,选择施事的动词数量最多,选择受事的略少;高水平汉语二语者对"N的V"的认知加工会受到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具有类型学效应。 逯芝璇 鹿士义 蒋思艺关键词:类型学 语料库研究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二语习得 被引量:3 2022年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根植于感觉运动系统,身体体验在认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的一语研究表明,感觉运动系统对于语言理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语的习得是在一语概念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概念系统,感觉运动系统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具有何种作用,程度如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二语加工中的具身效应、一语和二语具身效应之间联系的实证研究,归纳了影响二语具身效应加工的主要因素。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该着眼于探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二语具身效应的具体表现,进而探究二语加工中感觉运动系统和符号加工系统所占权重以及感觉运动系统在二语加工中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鹿士义 彭聪关键词:二语习得 语言理解 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情绪同词化加工机制的启动研究 不同民族、地域和历史文化的人们对客观事件的概念化组织方式具有跨语言的共性和变异,因而作为概念化外部表现的词化模式同样具有类型学意义。同词化(colexification)是指在一种语言中用同一词形表达两个或者多个不同功能... 袁立婷 鹿士义关键词:语言类型学 汉语 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汉语动结式加工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11 2019年 不同语言类型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和结果。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视角出发,运用眼动技术,通过与汉语母语者对比,考察了不同语言类型的二语学习者对汉语动结式的加工。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有着不同于汉语母语者的加工模式;学习者母语中是否存在着对应的动结式类型影响汉语动结式的加工;汉语动结式的加工具有显著的类型学效应。 何美芳 鹿士义 张亚旭关键词:动结式 语言类型学 眼动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和任务式语言教学》述介 2016年 本文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任务式语言教学》(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ike Long著,Wiley Blackwell 2014年出版)一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该书的作者Mike Long现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语言、文学与文化学院院长, 鹿士义 尹雪雪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语言教学 任务式 LANGUAGE 大学教授 韵律模式和语素位置概率对汉语学习者切分歧义词的影响 2023年 在中文文本阅读过程中,读者如何对词语进行分词和识别,基本加工单位是什么,一直存在着争论。本文采用线上词汇命名任务,以汉语母语者和高级水平的二语者为被试,研究韵律模式和语素位置概率对汉语词语切分和识别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本加工单位的大小问题。研究发现:韵律因素和语素位置概率显著影响词语的切分和识别;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最大的差异在于二语者加工单位的长度小于母语者,这可能是由于二语者的知觉广度范围较窄导致的。汉语的基本加工单位大小基本遵循“长词优先”原则,同时受韵律特征、语素特征、语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鹿士义 鹿士义关键词:词语切分 韵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