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芳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熟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中保温应用于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的效果刍议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术中保温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的66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都来自于该院2018年1—9月这一期间,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比组患者不接受保温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充气式升温毯与输液加温器等措施保温。并对两组患者体温、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苏醒时间与术后寒战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组术后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15.74±4.74)s、(38.36±5.87)s明显高于手术前的(13.16±4.03)s、(34.40±5.06)s(t1=2.3822,P1=0.0202;t2=2.9353,P2=0.0046);对比组术后体温(35.25±1.81)℃,低于术前的(36.96±2.64)℃(t=3.0689,P=0.0031);实验组术后体温、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分别为(36.60±1.34)℃、(13.20±3.45)s、(34.43±5.61)s,与手术前的(36.73±2.29)℃、(13.14±3.20)s、(34.27±5.14)s,对比(t1=0.2815,P1=0.7793;t2=0.0732,P2=0.9118;t3=0.1208,P3=0.9042);手术后实验组与对比组体温、凝血酶原时间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t1=3.4436,P1=0.0010;t2=2.4889,P2=0.0154;t3=2.7804,P3=0.0071);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7.49±1.27)min,明显短于对比组患者的(9.35±1.24)min(t=6.0198,P=0.0000);实验组患者术后寒战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的21.21%(χ^2=7.8305,P=0.0051)。结论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采用术中保温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维持正常,使其凝血功能充分改善,减少术后部寒战的出现。
- 陆志芳
- 关键词:术中保温全身麻醉腹部手术
- 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在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L3~4间隙硬膜外腔置管,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射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2.5 ml,不足者酌情硬膜外腔追加0.5%罗哌卡因(耐乐品AstraZereca批号LAAR);B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下肢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应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进行镇痛。记录麻醉实施所需时间。在麻醉实施后即刻(T0)、5 min(T5)、10 min(T10)、20 min(T20)、30 min(T30)及术毕(Tend)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2 h、4 h、6 h、8 h和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48 h PCIA的用药总量、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头痛、腰背痛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及补救措施。结果:麻醉实施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P<0.01)。在麻醉实施后10 min(T10)、20 min(T20)A组的MAP均明显降低,T20HR降低;A组T20MAP和HR低于B组(P<0.05)。术后48 h PCIA的用药总量和PCIA有效按压次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1)。术后两组2 h VAS评分相似(P>0.05);A组术后4 h、6 h、8 h、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术后PONV、头痛、穿刺点疼痛和尿潴留的发生率,A组均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其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能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少。
- 项玲陈永球陆志芳
-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肢神经阻滞膝关节镜手术
- 用芬太尼联合罗派卡因对产妇进行硬膜外泵注镇痛的效果研究
- 2017年
- 目的:研究用芬太尼联合罗派卡因对产妇进行硬膜外泵注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于常熟市中医院进行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对这些产妇进行分组,将采用罗派卡因进行椎管内阻滞镇痛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将联用芬太尼和罗派卡因进行硬膜外泵注镇痛的产妇作为试验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1)试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74.0%(37/50),其难产率为2.0%(1/50),其分娩时的VAS评分平均为(2.6±0.5)分,其总产程持续的时间平均为(426.5±19.6)min,其产时出血量平均为(164.6±12.5)ml,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50.0%(25/50),其难产率为14.0%(7/50),其分娩时的VAS评分平均为(3.5±1.1)分,其总产程持续的时间平均为(473.4±21.5)min,其产时出血量平均为(183.6±18.9)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产妇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2/50),对照组产妇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8.0%(9/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芬太尼联合罗派卡因对产妇进行硬膜外泵注镇痛可有效地缓解其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感,提高其自然分娩率,改善其分娩结局。
- 陆志芳
- 关键词:芬太尼罗派卡因无痛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