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丰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科救援流程优化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援流程优化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接收的50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急诊科接收的50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科救援流程优化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预检分诊时间、接诊至检查时间、治疗开始时间、抢救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援成功率、急诊处置准备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急诊科救援流程优化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救援成功率、急诊处置准备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 江曙光丁硕李冬梅张建赵家玉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利于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分离及鉴定,病原菌耐药性利用K-B琼脂法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55株,占比45.83%;革兰阴性菌61株,占比50.83%;真菌4株,占比3.33%;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替莫唑胺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未超过10.00%,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有较高耐药率,耐药率超过50.00%;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替考拉宁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未超过10.00%,对土霉素、红霉素、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有较高耐药率,耐药率超过40.00%;真菌对制菌霉素、灰黄霉素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是0.00%,对酮康唑、益康唑、咪康唑及两性霉素B有较高耐药率,耐药率超过50.0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较常见,鉴定病原菌并实行药敏试验,可协助医师选择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可充分发挥药效,值得推崇。
- 李冬梅
-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 基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双心养护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观察医养结合模式下双心养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丰县人民医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行基于医养结合模式的双心养护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情绪状态、并发症情况及对不同模式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心功能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V、LVESV低于对照组(均P<0.05)。情绪状态方面,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ASS-21)各项评分护理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医养结合模式的双心养护,可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及情绪状态,并减少并发症。
- 江曙光张心怡李冬梅庄慧捷梁林林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功能
- 尿激酶对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在心肺复苏(CPR)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9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有无使用溶栓药物分成溶栓组(n=26)和对照组(n=33)。对照组患者仅进行标准CPR,溶栓组除了进行标准CPR外,还在复苏初期静脉输注尿激酶150万U。观察2组患者CPR成功率、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溶栓组CPR成功率高于对照组(65.38%vs.39.39%,P<0.05),2组间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CPR成功率,但不能提高出院存活率。
- 王以照王英杰李冬梅
-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尿激酶
- 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运用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临床运用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期间ICU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04例,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法分组,接受常规抗感染、机械通气治疗的52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支气管镜技术治疗的52例患者为研究组,连续治疗半个月后评价组间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情况、肺通气功能、肺动脉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较参照组的86.6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8,P=0.014);研究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IL-6水平均显著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aO_(2)、PaO_(2)水平均显著较参照组高,PaCO_(2)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ICU停留时间、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支气管镜技术治疗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
- 李冬梅
- 关键词:ICU重症肺炎
- 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应用医学研究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0例,按照治疗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救治模式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治疗,比较两组凝血功能、炎性因子以及抢救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PT、APTT、TT、FIB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NF-α、IL-1、IL-6、CRP等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抢救总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5G专网的院前急救运作模式、体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升高抢救有效率。
- 江曙光张心怡庄慧捷李冬梅
-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凝血功能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