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超

作品数:30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5篇心静脉压
  • 5篇血管
  • 5篇三叉神经
  • 5篇中心静脉
  • 5篇中心静脉压
  • 5篇微血管
  • 5篇慢性
  • 5篇静脉
  • 5篇静脉压
  • 4篇血肿
  • 4篇引流
  • 4篇硬膜
  • 4篇硬膜下
  • 4篇硬膜下血肿
  • 4篇三叉神经痛
  • 4篇神经内镜
  • 4篇神经痛
  • 4篇术后
  • 4篇气胸

机构

  • 30篇宝鸡市中心医...
  • 2篇延安大学咸阳...
  • 1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张超
  • 20篇吕新文
  • 20篇张鹏
  • 19篇朱峰
  • 19篇蔡珂
  • 19篇周小龙
  • 18篇宋建荣
  • 14篇何蓓
  • 7篇梁媛
  • 5篇李海鹏
  • 5篇付小伟
  • 5篇刘明伟
  • 3篇杨智
  • 2篇达晶
  • 2篇张保平
  • 1篇孙向阳
  • 1篇刘彩霞
  • 1篇刘彩霞
  • 1篇宋健荣
  • 1篇刘刚

传媒

  • 10篇中华神经外科...
  • 7篇临床医学研究...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内镜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神经性疼痛中最常见疾患。发病率为4.3~8/10万,70%~80%的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其病因大多是由于三叉神经感觉根入脑干段受血管压迫所致神经脱髓鞘。显微血管减压术,因其即有安全性好又能保留血管、神经功能的特点而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
吕新文张鹏宋建荣周小龙朱峰蔡珂张超何蓓
关键词:锁孔入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内镜责任血管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7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类型、T分期、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脏层胸膜浸润、化疗次数、PNI值等资料。应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NSCLC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3~5年,术后复发28例,复发率15.7%。1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5±1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75.3%、70.2%。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χ~2=6.982,P=0.004)、TNM分期(χ~2=5.814,P=0.021)、血管浸润(χ~2=5.942,P=0.019)、脏层胸膜浸润(χ~2=7.912,P=0.001)、化疗次数(χ~2=6.715,P=0.006)及PNI值(t=7.413,P=0.003),均为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经过Cox多因素预后复发危险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HR=1.034,95%CI:0.726~1.513,P=0.009)、化疗次数(HR=0.301,95%CI:0.182~0.454,P=0.001)和PNI值(HR=0.2.314,95%CI:1.61~2.92,P=0.000)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指数是预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值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几率呈正比。
刘明伟付小伟李海鹏杨智薛肖雷张超
关键词:预后营养指数非小细胞肺癌复发
中心静脉压监控下扩充血容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治疗通常简单,效果良好,但其血肿残余和复发率较高,有时很难处理,常常困扰着临床医生。
张鹏吕新文宋建荣周小龙蔡珂张超刘彩霞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血容量
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到2018年12月9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相关指标、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肺完全复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8、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吴涛张超
关键词:创伤性气胸疼痛评分
“极限脱水”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严重高颅压治疗的探讨
张鹏宋健荣吕新文周小龙蔡珂朱峰张超何蓓梁媛刘彩霞
高血压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救治中监控中心静脉压的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多见,病情急重。重症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出血量在50ml以上、GCS评分在8分以下、中线结构移位在1cm以上的脑出血患者。选择我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位于基底节区,出血量在50ml以上,入院时未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106例,整理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宋建荣张鹏吕新文周小龙蔡珂朱峰张超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重症脑出血中心静脉压
颅内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在脑水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联合监测颅内压(ICP)及中心静脉压(CV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脑水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5例重型颅脑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及治疗组(24例)。对照组以常规治疗方法控制IC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监测ICP及CVP,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终结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1周内日均甘露醇用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治疗组GO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ICP及CVP联合监测既能保证ICP的精准调控,又能保证血容量的平衡,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何蓓梁媛
关键词:颅内压中心静脉压颅脑损伤脑水肿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施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85例,患者术后发生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对术前、术后服用卡马西平剂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果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4.1%,术前大剂量服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减量组出现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数量较术后停药组明显减少,两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术前大剂量使用卡马西平患者术后突然停药,易导致术后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术后小剂量服用卡马西平,并逐步减量,能有效预防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的发生。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何蓓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卡马西平戒断综合征
监控中心静脉压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发病率逐年增高的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急重,常伴有胸、腹、四肢等复合伤,病程中又常有并发症出现,治疗环节多而复杂,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详细动态了解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十分重要。监控中心静脉压了解血液动力学状况,有助于科学的合理的达到最大限度脱水降颅压效果,并指导输液、纠正低血容量及预防心衰、休克等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改善患者愈后,收集我科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93例重型颅脑患者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张鹏吕新文宋建荣周小龙朱峰蔡珂张超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循环血量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手术体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1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66例)及侧卧位组(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及血肿复发的情况。结果侧卧位组术后颅内积气量明显小于仰卧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卧位组术后硬膜下积液量小于仰卧位组,血肿复发率低于仰卧位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体位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采取侧卧位,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张超张鹏宋建荣吕新文周小龙朱峰蔡珂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体位颅内积气钻孔引流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