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小方

作品数:27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胚胎
  • 8篇胚胎移植
  • 5篇代谢
  • 5篇血栓
  • 5篇生殖
  • 5篇生殖技术
  • 5篇受精
  • 5篇体外
  • 5篇体外受精
  • 5篇体外受精-胚...
  • 5篇反复种植失败
  • 4篇妊娠
  • 4篇细胞
  • 4篇辅助生殖
  • 4篇辅助生殖技术
  • 3篇血栓前状态
  • 3篇栓前状态
  • 3篇排卵
  • 3篇卵巢
  • 3篇促排

机构

  • 20篇南通市妇幼保...
  • 7篇南通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阜阳师范大学

作者

  • 27篇谭小方
  • 19篇丁家怡
  • 14篇施蔚虹
  • 7篇金华
  • 7篇陈丽
  • 5篇沈亚
  • 4篇邵骏
  • 4篇褚蓓
  • 4篇徐丽
  • 2篇戴小颖
  • 2篇李海波
  • 1篇祁玉娟
  • 1篇曹义娟
  • 1篇刘颖
  • 1篇刘颖
  • 1篇严晓南
  • 1篇朱怡
  • 1篇许健
  • 1篇陈小波
  • 1篇成晓燕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V经精子传播及其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全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与多种器官的肿瘤发生有关。近年来,HPV经生殖细胞传播及其对早期胚胎发育的潜在影响备受关注。研究表明,HPV感染可能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导致不育,同时可能干扰胚胎发育,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并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综述HPV经精子传播及其对早期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理解HPV对生育健康的潜在威胁,并为临床实践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赵安琪刘霖谭小方
关键词:精子胚胎发育
体质量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炎症因子及糖脂代谢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炎症因子及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PCOS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BMI将PCOS患者分为对照组(BMI<24 kg/m^(2))和观察组(BMI≥24 kg/m^(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分析BMI与PCOS患者炎症因子及糖脂代谢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对照组更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BMI与PCOS患者的TNF-α、IL-6、hs-CRP、FPG、FINS、HOMA-IR、TC、TG及LDL-C均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BMI与PCOS患者的炎症因子及糖脂代谢之间均存在显著关联,临床上可考虑对此类指标进行监测,从而更好地评价患者的病情状态。
李婷婷朱怡马薇薇谭小方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多囊卵巢综合征炎症因子糖脂代谢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不孕症患者血清AT-Ⅲ活性、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不孕症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方法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RIF的不孕症患者32例,纳入RIF组;随机选取经IVF-ET后成功妊娠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取卵前和胚胎移植前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AT-Ⅲ,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采用血小板聚集分析仪分析并测算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RIF组取卵前AT-Ⅲ活性为81.1%±11.4%、D二聚体水平为(0.56±0.08)mg/L、血小板聚集率为76.7%±7.0%,胚胎移植前分别为79.9%±9.2%、(0.63±0.13)mg/L、78.8%±5.1%;对照组取卵前AT-Ⅲ活性为99.7%±8.2%、D二聚体水平为(0.21±0.06)mg/L、血小板聚集率为58.4%±6.6%,胚胎移植前分别为97.6%±7.4%、(0.29±0.07)mg/L、60.8%±6.2%;RIF组取卵前及胚胎移植前血清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胚胎RIF的不孕患者IVF-ET治疗期间血清AT-Ⅲ活性下降,血清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升高,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可能与胚胎RIF的发生有关。
谭小方施蔚虹邵骏陈丽褚蓓丁家怡余震波李国华
关键词:血栓形成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胚胎移植
盆腔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女性,26岁,因"阴道流血1d"于2011-04-22入本院。病史采集:LMP为2010-09-06。1d前(孕龄为32+4孕周)出现阴道流血,无腹痛。本次妊娠后即接受卧床保胎治疗,于2010-11-09行宫颈息肉摘除术,2010-12-28行宫颈内口环扎术,术后予继续保胎及抗感染治疗,自述孕期阴道分泌物较多。
谭小方李丽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宫颈内口环扎术盆腔阴道流血保胎治疗
PPOS促排卵方案对颗粒细胞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表达的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第一周期行黄体期减量长方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偏低(扳机日LH<1.2 mIU/mL)的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第2周期改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检测两种促排卵方案中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的RIF患者进行研究,第1周期采用黄体期减量长方案RIF患者,第2周期改采用PPOS方案患者共36例。同时收集两种方案促排卵卵泡液中壁层颗粒细胞,检测颗粒细胞中芳香化酶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自身对照分析两种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泡颗粒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PPOS方案和长方案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OS方案的扳机日LH水平、正常受精(2PN)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显著高于长方案(P<0.05)。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相一致,PPOS组中CYP19A1和ERβ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周期行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LH偏低的RIF患者中,第2周期改用PPOS方案组后,扳机日的LH水平明显上升,同时壁层颗粒细胞ERβ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长方案组,CYP19A1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也显著高于长方案组,改用PPOS方案后,LH水平有所提高,改善了患者的卵子质量,进而提高了胚胎质量。
谭小方刘霖马薇薇李浩丁家怡
关键词:促排卵颗粒细胞
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HPV16感染对精子及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对精子及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少弱精子症男性患者82例,根据精液HPV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仅HPV 16阳性)41例、阴性组(HPV阴性)41例,两组均给予ICSI-ET助孕。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精子头部细胞核中HPV16 DNA整合情况,用精子染色质扩散法测算精子DNA碎片率,统计两组女方促排卵相关指标[促性腺激素(Gn)使用时间、Gn用量、扳机日雌二醇、获成熟卵数、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统计两组助孕结局指标(正常受精率、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阳性组有12例患者精子头部细胞核中见HPV 16 DNA整合,整合率为29.3%;阴性组精子头部细胞核中未见HPV DNA整合。阳性组、阴性组精子DNA碎片率分别为(26.29±2.18)%、(23.46±2.07)%,阳性组精子DNA碎片率高于阴性组(P<0.05)。两组女方促排卵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正常受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低于阴性组(P均<0.05),流产率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精液HPV 16感染的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DNA碎片率高,部分患者存在HPV DNA整合现象;即使经过精子洗涤,仍无法完全清除HPV DNA,导致ICSI-ET助孕后的优质胚胎数、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低,流产率高。
谭小方赵安琪刘霖李婷婷李海波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人乳头瘤病毒16精子质量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FSHR)307位点和680位点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接受IVF-ET治疗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FSHR基因307位点和680位点的分型鉴定。结果:OHSS组患者的680这个位点中基因型频率AA,AG,GG分别为51.1%,38.3%,10.6%,等位基因频率A,G分别为70.2%,29.8%,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与非OH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07这个位点上未有类似发现。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FSHR基因的Asn680Ser这个位点可能与OHSS发病相关,Thr307Ala这个位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沈亚陈丽谭小方张晶晶施蔚虹
关键词:卵泡刺激素受体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辅助生殖技术中遗传咨询的伦理探讨被引量:4
2019年
目前,我国不孕不育症患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15%,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约20%的夫妇需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不孕不育的病因主要有遗传缺陷、生殖道解剖或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感染、及环境因素等。其中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可导致精子或卵子的生成障碍,进而导致不孕不育。
谭小方丁家怡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伦理
辅助生殖技术中冷冻配子及胚胎处置的伦理探讨
2014年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冷冻配子及胚胎,处理这些冷冻配子及胚胎已成为生殖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法律方面的争议,该文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方面所遇到的伦理学困境。
谭小方金华邵骏褚蓓施蔚虹丁家怡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冷冻配子胚胎伦理学
人早期胚胎解冻后氨基酸代谢变化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人早期胚胎解冻后的氨基酸代谢变化,以明确冻融胚胎解冻后的最佳移植时机。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中心24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取卵后第3日6~8细胞废弃胚胎,采用囊胚培养液微滴对其培养,培养2h后用玻璃化冷冻保存,于冷冻前2h、解冻后各时段分别收集15μL胚胎培养微滴,以同一培养皿中未进行胚胎培养的培养液为对照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标本在不同时段(0.5、1、2、4、6、24 h)的氨基酸浓度变化。结果:对照组解冻后不同时间点赖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与谷氨酰胺浓度与与解冻前比较,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6种氨基酸解冻前后浓度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培养液解冻后1 h,胚胎培养液中的氨基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转换量明显高于解冻前、解冻后0.5 h、4 h、6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早期胚胎在解冻后约0.5h就已开始恢复代谢状态,已开始进行氨基酸代谢,且氨基酸代谢水平与冷冻前基本相同。
谭小方金华徐丽施蔚虹李海波丁家怡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氨基酸代谢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