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静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卒中护理门诊的建立及管理
- 2019年
- 为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专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2016年我院建立了脑卒中护理门诊.选择3名工作10年以上、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强的沟通能力的主管护师及副主任护师负责脑卒中护理门诊,主要针对出院后脑卒中稳定期和门诊收治的无需住院治疗的各级脑卒中患者开展护理评估、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制订、健康指导、长期追踪随访等活动。通过门诊调查发现,患者对生活质量改善的满意度达95% ,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达96% 。
- 林属芳申静
- 2例足外伤久治不愈病人的护理
- 2006年
- 足部外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严重者会影响足的功能和日常生活,因足是通过足部肌肉及26个骨骼之间的协同和调节,使人的身体保持动态平衡,完成行进、迅跑、跳跃等各种动作.为此,足部结构的破坏,必然会给负重行进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足部功能的重要性并未受到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在治疗上,要求不严,标准不高,甚至在治疗下肢其他部位损伤过程中,经常忽视防止和避免发生足部的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1].2005年,我院门诊外科处理的手足外伤385例,其中2例从他院门诊转治的久治不愈病人,经过1~2月精心治疗护理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李丽萍申静
-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被引量:4
- 2013年
- 总结了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建立急救队伍、迅速进行伤情判断、治疗先于诊断、途中临护、及时转运等。认为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可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水平,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申静王修文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创伤评估院前急救
- 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方法对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观察被引量:37
- 2016年
- 目的对两种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为拔除留置尿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11月我科收治的留置尿管的患者2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7例患者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尽尿管气囊,嘱患者自行排尿冲出导尿管;对照组108例患者在医嘱停止留置尿管时即抽尽尿管内气囊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两组患者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情况下抽尽尿管气囊,嘱患者自行排尿冲出导尿管的方法能减少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于源申静
- 关键词:排尿疼痛护理
- 品管圈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对品管圈在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该科在2014年3-8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120出诊药品、物品、设备的检查工作效率进行调查,并与品管圈管理前(2014年1-2月)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管理前共24例质量缺陷问题,管理后仅3例,其中管理前急救仪器或急救药物未处于备用状态12例,管理后2例;管理前交接班前药品未及时添加7例,管理后仅1例;管理前药品临近效期未更换5例,管理后0例。管理前,每天需花费120-160 min检查药品物品设备等,而管理后,每天的检查时间降至60-80 min。结论品管圈能够有效提高120急救药品物品设备检查率,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 王修文肖光秀肖仲琼申静程黎
- 关键词:急救医院管理药用制剂品管圈
- 49例胸部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 2014年
- 目的:总结胸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方法对49例胸部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严密观察病情,对危及生命因素首先实施急救,及时发现多发伤、血气胸,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49例胸部外伤患者,经过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47例有效转运至医院后续治疗,2例死亡。结论准确的判断,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给予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使患者顺利脱离危险期、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 申静周龙兰
- 关键词:胸部创伤院前急救护理
-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措施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方法:分析护理人员各种压力源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针对不同的压力因素提出防范应对措施,减轻急诊科护士压力,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申静
-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
-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个人急救能力培训方法的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索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多种方法的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结果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急救能力和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结论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定期加强急救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社会满意度。
- 申静
- 关键词:急诊科低年资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