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万玲

作品数:9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北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病
  • 4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4篇冠心病
  • 3篇治疗冠心病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治疗冠心病心...
  • 2篇衰竭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慢性
  • 2篇介入
  • 2篇胶囊
  • 2篇绞痛
  • 2篇冠心病心绞痛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电图

机构

  • 9篇西安市北方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张万玲
  • 3篇孙红周
  • 3篇李红梅
  • 3篇刘霄霄
  • 2篇朱卫华
  • 1篇李勇新
  • 1篇冯品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36例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组36例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加常规抗心衰药物;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疗程均为12周,12周后进行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NT-proBNP测定,疗效评估。结果:临床症状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上升1级以上治疗组为94.4%,对照组82.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上升10%以上治疗组86.1%,对照组7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NT-proBNP测定下降30%以上治疗组100%,对照组94.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衰有益气温阳,利水消肿的功效。
李红梅张万玲
关键词:温阳益气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和对症处理,术后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7 d、14 d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7 d、14 d血清GSH-Px、SOD水平高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d、14d血清hs-CRP、IL-6、NT-pro BNP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AMI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机体炎性反应。
李红梅冯品张万玲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阿托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70%,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P<0.05)。提示通心络胶囊在缓解心痛、减少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及改善心电图缺血变化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张万玲朱卫华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制剂心电图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对随访终点事件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对随访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495例,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分为两组,分析两组基线临床特征资料和随访终点事件情况,采用多因素法评价认知功能障碍对病人随访终点事件发生的影响。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女性比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比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例及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比例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体质指数、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比例、拥有医保比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比例、心脏器械置入史比例、心脏外科手术史比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比例均明显低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随访1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相关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障碍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访1年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相关死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障碍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访1年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较差,更易出现全因死亡、心血管相关死亡及MACCE。
刘霄霄张万玲于鹤宋波孙红周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STEMI病人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影响因素,并构建基于超声评估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急性STEMI病人135例,根据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状态分为正常组(54例)和异常组(81例),比较正常组和异常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多因素分析急性STEMI病人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急性STEMI病人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异常组心肌肌钙蛋白峰值水平、罪犯血管为前降支比例、单支病变比例、室壁运动积分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与舒张早期左心室间隔/侧壁二尖瓣环运动峰速度(Em)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比例、三支病变比例、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肌肌钙蛋白峰值水平、罪犯血管、二尖瓣E/Em、室壁运动积分、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均是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STEMI病人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发生受心肌肌钙蛋白峰值水平、罪犯血管类型、二尖瓣E/Em、室壁运动积分及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独立影响;而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模型在预测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异常发生方面具有良好效能。
刘霄霄张万玲于鹤宋波孙红周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心肌微循环
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心肺复苏术的40例患者。根据是否停用体外心肺复苏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n=24)和撤机成功组(n=16);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n=28)和存活组(n=12)。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撤机成功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以及其相关关系。结果传统心肺复苏时间为(45.2±24.7)min,体外心肺复苏术的使用时间为(103.2±59.5)h,其复苏成功率为100%(40/40)。撤机失败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比撤机成功组长(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撤机成功组短(P<0.01),且2组间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78,P<0.01)、罪犯血管分布(右冠状动脉r=0.609,P<0.05;左前降支r=-0.609,P<0.05)与成功撤机相关。死亡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明显比存活组长(P<0.01),撤机比例比存活组低(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存活组短(P<0.01)。体外心肺复苏术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较存活组低(P<0.01),动脉乳酸水平明显比存活组高(P<0.01),且2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09,P<0.01)、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成功撤除体外心肺复苏术、体外心肺复苏术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与存活出院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5、0.832、0.593,P<0.05)。结论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李红梅李勇新张万玲向海溶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心肌梗死心脏骤停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30 d内窦性心律维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内心房颤动在不同时间段转复率、总转复率、心房颤动转复后30 d内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红周张万玲刘霄霄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胺碘酮
注射用宁方通脉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2005年
张万玲朱卫华
血塞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缺血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1%(P<0.05);研究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及低切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血塞通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粘附,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张万玲
关键词:血塞通冠心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