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云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如皋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溃疡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脾虚
  • 2篇综合征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腹泻型
  • 2篇腹泻型肠易激...
  • 2篇肝郁
  • 2篇肝郁脾虚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虚证
  • 1篇益生菌

机构

  • 8篇如皋市中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作者

  • 8篇周云
  • 4篇吴元祥
  • 2篇刘建
  • 1篇刘翔

传媒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北方药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患者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特点及对TACE术后残余病灶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病灶双源CT全肝灌注成像特点及其评估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残余病灶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94例,均接受TACE术治疗。使用双源CT机扫描和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记录感兴趣区血容量(BV)、开始增强时间(TTS)、血流量(BF)、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灌注指数(HPI)。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T全肝灌注成像参数评估残余病灶的价值。结果术前,59例病灶ALP为均匀高灌注,35例出现不均匀高灌注,PVP均呈低灌注;术后一个月CT检查显示21例(22.3%)肿瘤病灶被完全栓塞,ALP显示为无血流灌注,73例病灶内出现碘油沉积或部分缺损,ALP呈高灌注;术后,21例病灶完全栓塞区BV、BF、ALP和HPI分别为(5.3±1.2)ml/100 ml、(42.7±7.6)ml/(100 ml·min^(-1))、(15.1±3.7)ml/(100 ml·min^(-1))和(19.5±2.1)%,显著低于术前【分别为(11.2±1.9)ml/100ml、(84.4±10.4)ml/(100 ml·min^(-1))、(38.9±5.7)ml/(100 ml·min^(-1))和(74.4±8.9)%,P<0.05】,而TTS和PVP分别为(11.9±2.1)s和(45.7±4.5)ml/(100 ml·min^(-1)),均显著大于术前【分别为(6.4±1.4)s和(12.2±2.1)ml/(100 ml·min^(-1)),P<0.05】;TACE术后病灶残余区ALP和HPI分别为(46.1±6.2)ml/(100 ml·min^(-1))和(81.0±5.9)%,显著大于术前【分别为(38.5±5.3)ml/(100 ml·min^(-1))和(75.3±5.6)%,P<0.05】,而PVP为(7.7±2.5)ml/(100 ml·min^(-1)),显著小于术前【(11.8±2.1)ml/(100 ml·min^(-1)),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多参数联合诊断TACE术后病灶残余区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其敏感性为87.7%,特异度为89.4%。结论PLC病灶CT全肝灌注成像呈高灌注,应用成像多参数联合判断TACE术后残余病灶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海琳杨涛周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
基于血清IgG检测的饮食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基于血清IgG检测的饮食疗法对慢性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轻-中度UC并行血清IgG检测为阳性的患者13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8例,予以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口服,1.0 g,4次/d,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组:70例,在同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基于血清IgG检测的饮食疗法以辅助治疗;同时记录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和69.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的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组患者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血清IgG检测的饮食疗法可有效辅助治疗UC,为U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沙夕华吴元祥刘建周云章慧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饮食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用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三联用药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案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4.44%和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和75.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常规三联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周云吴元祥沙夕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疗效
联合疗法分阶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联合疗法分阶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慢性轻—中度UC患者106例,脱落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活动期予以联合疗法即柳氮磺胺吡啶片(SASP)口服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2.0g,研末加入生理盐水80mL,常规灌肠,1次/d;缓解期予以SASP口服,如病情加重则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研末灌肠;对照组48例,仅予以SASP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及第12周末的主要症状积分和So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9.80%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积分和Southerland DAI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的时间明显提前,且相关主要症状积分及Southerland DAI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疗法分阶段治疗UC疗效确切,为U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沙夕华吴元祥刘建周云章慧宏
关键词:联合疗法溃疡性结肠炎
降脂消浊汤治疗湿浊蕴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降脂消浊汤治疗湿浊蕴积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2年1月86例湿浊蕴积型NASH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3例/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降脂消浊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降脂消浊汤治疗湿浊蕴积型NASH有效率高,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并能促进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
周云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
风药升阳健脾方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风药升阳健脾方联合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01月~2019年0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78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风药升阳健脾方治疗,比较治疗4w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w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肠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内毒素(ET)]、肠道菌群状态(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水平、生活质量[胃肠道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DAO、D-LA、ET、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GI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药升阳健脾方联合益生菌治疗IBS-D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中医症候,并改善肠屏障功能及其生活质量,有助于调节肠道内环境,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章慧宏刘翔周云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益生菌肠屏障肠道菌群
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养胃汤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养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5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67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即三联疗法,治疗组34例患者采取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养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到97.06%与对照组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8,P<0.05);治疗组上腹胀消失时间(10.2±2.6)d、上腹痛消失时间(14.7±2.8)d、嗳气消失时间(11.9±2.5)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8、4.984、4.01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15.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7,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自拟中药疏肝健脾养胃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不增加不良反应,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周云
关键词:慢性胃炎自拟中药西医
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4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肝郁脾虚D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为主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痛泻要方颗粒,疗程为12w,停药后1w、4w对照分析两组症状总积分。结果:停药1w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w后两组的症状总积分均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仍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药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D-IBS的临床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周云吴元祥沙夕华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加味痛泻要方匹维溴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