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苏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肺疾病
  • 2篇疾病
  • 1篇序贯
  • 1篇血症
  • 1篇有创
  • 1篇有创-无创序...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中毒
  • 1篇有效性
  • 1篇针对性护理
  • 1篇针对性护理干...
  • 1篇中毒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生活质量

机构

  • 8篇阜宁县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陈苏
  • 1篇李玉珍
  • 1篇刘玲玲

传媒

  • 2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49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为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2.21±0.52)d,CHE活性恢复的平均时间为(3.37±1.56)d,平均住院时间为(5.53±1.70)d,平均用药次数为(8.46±2.86)次;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的平均时间为(3.15±0.77)d,CHE活性恢复的平均时间为(5.19±1.37)d,平均住院时间为(13.26±2.96)d,平均用药次数为14.58±3.03)次。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9.59%,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苏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控穿刺深度式硬膜外针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可控穿刺深度式硬膜外针。;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硬膜外穿刺,可以限定穿刺深度。;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郑永球陈苏孙萍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我效能量表(CSES)、医学应对方式(MCMQ)、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表测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医学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处于中等水平,受试患者采用屈服和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受试者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及面对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而回避与屈服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其自我效能和医学应对方式选择存在关联,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和采取积极应对方式配合临床治疗,可提高疾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陈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改善脑梗死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改良急诊相关护理流程,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第一救治的时间与待手术时间,48 h内病死率和3个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陈苏
关键词:脑梗死有效性
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被引量:2
2011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是一类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而又经常被忽视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削弱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难,而且往往逐渐加重。COPD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下降。当"老慢支"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现象就已经发展为典型的COPD了。如治疗不规范或病情反复发作,往往在10-20年的时间里可发展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本文总结了87例患者护理体会,包括药物治疗的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机治疗的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认真精细的护理,对于该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苏
关键词:慢阻肺护理
全程追踪式多方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23年
目的:探讨全程追踪式多方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的64例COPD合并OS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追踪式多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肺功能[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其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肺活量(VC)、肺总量(TLC)]及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VV、FEV1/FVC%、VC、TLC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干预时间PSQ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合并OSAS患者采取全程追踪式多方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其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刘玲玲陈苏嵇小平李雪芹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自我管理行为
MoCA和MMSE评估量表对CO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MoCA量表进行筛查,对照组采用MMSE量表进行筛查,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障碍灵敏度及特异性。结果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筛查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94.74%,对照组分别为76.32%、特异度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针对认知功能损害应用MoCA量表评估较MMSE特异性、敏感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陈苏
关键词: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高碳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高碳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COPD急性加重期伴高碳酸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呼吸困难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态、肺功能、营养状况及诊治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治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伴高碳酸血症患者使用肺康复护理,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营养情况及诊治总有效率。
陈苏陈碧嵇桂娟李玉珍陈帅胡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高碳酸血症常规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