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爽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育
  • 2篇教师
  • 1篇大学教师
  • 1篇大学教师角色
  • 1篇大学生
  • 1篇以人为本
  • 1篇院校
  • 1篇职业教育
  • 1篇职业教育与普...
  • 1篇职业情感
  • 1篇人为本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示范性高职
  • 1篇示范性高职院...
  • 1篇视阈
  • 1篇同源
  • 1篇普通教育
  • 1篇青年
  • 1篇青年教师

机构

  • 7篇南开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作者

  • 7篇杨爽
  • 1篇林倩倩
  • 1篇刘玥

传媒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 1篇未来与发展
  • 1篇教育评论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校外教育
  • 1篇廊坊师范学院...
  • 1篇职教通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同源共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新探被引量:1
2015年
从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产生是具有同源性的,都起源于人类实际生产生活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两者的权重演变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性。当今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发展唯有深化两者的融合沟通,这不仅是出于两者在本质上是价值等值的属性考虑,更是出于完善制度,促进融合是两者协调发展之本的衡量。
杨爽
关键词: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教师角色转型研究被引量:23
2016年
在"互联网+"时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带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大学教师作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性人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角色转型的挑战和需要。伴随着大学履行其教学、科研、服务和引领社会职能的同时,大学教师呈现出作为教育者、学术人及社会服务者和引领者等方面的角色转型趋势。针对这些趋势,可以从教师个人、教育制度和教师文化等三个层面出发,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位角色,推动教育回归其真正本源。
杨爽
关键词:大学教师角色
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毕业生求职环境及其改善路径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场域受到经济场域、政治场域、教育场域等现实场域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场域与社会子场域存在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供需对接脱节、个体性需求与政治性需求冲突、高校毕业生求职与高校人才培养分离的现状。从社会建构、个体回应方面改善高校毕业生求职环境,能促进求职场域的平衡发展与良性互动。
肖俊倩刘玥杨爽
关键词:场域高校毕业生
教育史视阈下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核心和关键。从我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人的现代化问题,并通过梳理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基于教育史视阈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在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时,人的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前导作用及具有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
杨爽
关键词:教育史以人为本价值观文化自觉
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天津市某区重点中学为例
2014年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表现在教育领域即是努力培养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和谐发展做出贡献的创新性"生态型人才"。本文以天津市某区重点中学为例,简要阐述生态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培养面向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做初步尝试。
杨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研究——基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涵盖职业发展意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通过对国家某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青年教师普遍缺乏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确立和具体规划;偏重于通过职称晋升来体现其专业能力;普遍缺乏接受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发展素质的理解不够全面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提高青年教师待遇、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教师做好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并努力行动三个层面促进青年教师职业发展。
杨爽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
工科类大学生职业认同提升对策探讨
2017年
采用问卷法调查天津一所以工见长的985高校工科类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以此分析工科类大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工科类大学生职业认同的对策,旨在对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职业认同有所裨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加强专业实践活动和实习,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建立全程化的职业指导体系,提高职业准备积极性。
林倩倩刘玥杨爽
关键词:工科类大学生职业情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