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1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结合穴位外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观察
- 2024年
- 探究针灸结合穴位外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对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予以针灸结合穴位外敷治疗后能取得满意成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尿白蛋白排泄率情况,且整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刘颖宋辉
- 关键词:针灸穴位外敷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排泄率
- 红光/线红外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
- 2018年
- 观察红光/红外线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确诊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红外线治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下肢血流、肤色、不温改善情况。结论:红光/红外线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 张军耿春颖高伟刘颖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
- 玉屏风散制剂的药学实验及临床应用进展研究被引量:19
- 2020年
- 玉屏风散方名最早记载于《究原方》(原书已轶,其条文散见于《医方类聚》)或《仁存方》,现存最早玉屏风散方名并详细介绍的是《丹溪心法》,由防风、黄芪、白术三药组成,而其类方则最早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就有收录 [1] 。玉屏风者,即玉制或以玉为装饰的屏风摆件。据《说文解字》载:“玉,石之美,有五德。”也可从玉的五德论述其功效:用药平和,祛邪而不伤正,仁也;御邪于肌表,增益正气抗争,义也;建中扶正,益气固表,表里兼顾,智也;实腠理,驱外邪,勇也;药味虽少,配伍精妙,不枉加它药,洁也。玉屏风散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处方具有“廉、简、便、效”诸多优点,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现就玉屏风散制剂从药学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马凯刘颖康素刚张纳博师旭亮
- 关键词:玉屏风散药学实验
- 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观察
- 2018年
- 探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DN患者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HbA1c、FBG24h尿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A1c、FBG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白蛋白和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耿春颖张军高伟刘颖窦万珍
- 关键词:参芪地黄汤糖尿病肾病
- 针刺百会穴与理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 王贺元于晓东杨丽影刘锦丽朱连科林士德扈俊明刘颖
- 该研究探讨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2005年10月至2008年3月以该院针灸科门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观察110例,设置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氨吡啶片、针刺阿是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刺百会穴,用重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针刺百会穴理疗治疗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体会
- 2018年
- 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例88例DP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4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浆黏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浆黏度,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高伟张军耿春颖刘颖窦万珍
- 关键词:黄芪桂枝五物汤针灸治疗糖尿病
- 维生素D在儿童肥胖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瘦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影响
- 2025年
- 研究旨在探究维生素D在单纯性肥胖儿童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影响,以期为儿童肥胖临床干预提供创新策略与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维生素D治疗。治疗前、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25(OH)D、瘦素及HOMA-IR,记录不良反应。比较两组脂代谢与糖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儿童的25(OH)D水平均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瘦素水平和HOMA-IR均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相较于参照组,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从而证实了所采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此外,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包括胰岛素抵抗指数(FINS)与空腹血糖(FBG)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这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评估维度,观察组的关联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结果 呈现为P<0.05。结论 维生素D辅助治疗能显著提升单纯性肥胖儿童的25(OH)D水平,降低瘦素与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且安全可靠。这一发现为儿童肥胖干预与治疗提供新策略与依据,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
- 刘颖
-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肥胖瘦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代谢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