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高粘血症的见解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表现。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观察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经检查,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比积为(38.96±7.95)%,对照组的红细胞比积为(46.74±8.53)%,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以及全血比粘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全全血还原粘度为(7.26±1.49),对照组的全血还原粘度为(6.02±1.33),并且血沉比对照组快,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呈现高粘度,因此,其血液流变学具有高粘血症的特征,可以将其作为诊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依据。
- 赵华
- 关键词:晚期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高粘血症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柳永华刘承鸾余静张丽萍罗春霞张浩王冰洁赵华王仕贤
- 关键词:阿斯综合征永久性心脏起搏器ICD心脏起搏术
- 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在保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化疗且发生心功能不全的100例NSCLC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化疗且未发生心功能不全的100例NSCLC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高血压级别、患有糖尿病、病理类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肌酐、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胱抑素C;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出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红蛋白、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记录两组患者CRF各项评分及总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NSCLC化疗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体重指数、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为33.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γ-GT、肌酐、CK、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为(1.18±0.1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97±0.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32.81±13.61)g/L、(1.44±0.6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85±15.37)g/L、(0.98±0.4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T、APTT、TT、FIB、FD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情感、行为严重程度、感知、认知及总分分别为(8.32±1.21)、(7.48±1.10)、(7.86±0.95)、(7.60±1.08)、(31.26±1.09)分,均高于对照组[(4.86±0.58)、(4.50±0.54)、(4.02±
- 赵华董晓丽赵浩杰吴丽祝永月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心功能不全
- 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至2016年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型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随机选取6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比,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0例为1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2组,60例健康人员为3组。对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与肺感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损伤的情况。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员,2组和3组之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员,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与健康人员对比差异,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s Ag阳性患者于HBc Ab阳性患者化疗治疗后,HBc Ab阳性患者和HBs Ag阳性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研究发现,患者化疗治疗后肝功能损伤情况,HBc Ab阳性患者和HBs Ag阳性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病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因此要对HBs Ag阳性患者进行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从而减轻肝功能损害情况,而HBc Ab阳性患者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常紧密。
- 赵华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保山地区肝癌发病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析同时期住院的肝癌患者与肝癌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相关因素及差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糖、血脂、乙肝感染时间、发现肿瘤时间、肝硬变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肝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较肝癌组时间早,肝硬化程度较重。结论代谢综合征诱导肝硬化发生,促进了肝硬化进程,并加速了肝硬化向肝癌的转化。代谢综合征与肝癌发生有一定关系,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对于防范肝癌及改善预后有一定作用。
- 赵华张银灿普石菊
- 关键词:肝癌代谢综合征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应用及评价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72例UA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常规心电图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3.8%)(P<0.05),治疗组hs-CRP值(2.18±0.12)显著低于对照组(3.96±0.24)(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改善UA患者微循环,疗效肯定,临床应用较好。
- 赵华张银灿普石菊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C反应蛋白
- 血浆BNP用于评估晚期肺癌患者心力衰竭的价值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浆B型利钠肽(BNP)用于评估晚期肺癌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价值。方法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00例晚期肺癌合并心衰患者、100例晚期肺癌无心衰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以晚期肺癌合并心衰患者为A组,晚期肺癌无心衰患者为B组,健康体检者为C组,比较三组的血浆BNP水平、心肌酶水平、射血分数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同TNM分期的晚期肺癌无心衰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的差异,不同心衰程度的晚期肺癌心衰患者之间血浆BNP水平的差异。结果A、B、C三组血浆BNP、AST、CK-MB水平和射血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血浆BNP、CK-MB、AST水平A组>B组>C组,射血分数A组
- 赵浩杰赵华董晓丽吴丽
- 关键词:血浆BNP肺癌晚期心力衰竭心肌酶射血分数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结肠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及复发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的Ⅲ期和Ⅳ期晚期及复发性结肠癌患者36例,d1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d1~14口服卡培他滨化疗2000mg/m2,分两次服用,早、晚饭后半小时各1次,1个治疗周期为3周,每位患者至少接受3个周期的化疗。结果经化疗达到CR的有7例,达到PR的有18例,达到SD的有9例,达到PD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69.44%,中位缓解期为9.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均较轻。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 赵华张银灿普石菊
-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分别给予FOLFOX方案治疗,观察组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PSA、CEA及APF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结肠癌的治疗上,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赵华
-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奥沙利铂临床疗效安全性
-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被引量:9
- 2024年
-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TP)方案结合信迪利单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方面的效果及其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5月接受相应治疗的12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TP方案,联合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信迪利单抗。对比及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功能状态、肿瘤标志物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客观缓解率为51.67%(31/60),高于对照组的33.33%(20/60)(χ^(2)=4.126,P<0.05);联合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8.33%(53/60),高于对照组的63.33%(38/60)(χ^(2)=10.231,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卡氏功能状态表(KPS)评分[分别是(89.61±5.28)分、(82.97±6.21)分],高于治疗前[分别是(71.88±6.72)分、(71.41±6.01)分],且联合组患者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联合组患者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SCC)、癌胚抗原(CEA)、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分别是(1.63±0.29)μg·L^(-1)、(21.61±3.78)ng·mL^(-1)、(7.19±0.93)μg·L^(-1)、(2.19±0.37)μg·L^(-1)、(26.87±3.21)ng·mL^(-1)、(8.62±1.16)μg·L^(-1)],均低于治疗前[分别是(3.59±0.76)μg·L^(-1)、(40.97±4.82)ng·mL^(-1)、(18.24±2.95)μg·L^(-1)、(3.76±0.81)μg·L^(-1)、(41.32±5.01)ng·mL^(-1)、(18.91±3.24)μg·L^(-1)],且联合组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51.67%(31/60),联合组为48.33%(29/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3,P=0.222)。结论TP方案结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较高,能够下调患者肿瘤标志物SCC、CEA、Cyfra21-1在血清中的表达,改善患者功能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 姚璐段智君鲁婷婷普石菊肖斌赵华
- 关键词:晚期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