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春

作品数:24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动脉
  • 5篇主动脉
  • 4篇心肌
  • 4篇心脏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疗效
  • 4篇瓣膜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损伤
  • 3篇心脏瓣膜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3篇肌损伤
  • 3篇冠心病
  • 3篇瓣膜置换
  • 3篇瓣膜置换术
  • 2篇动脉弓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机构

  • 24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深圳市龙华区...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24篇欧阳春
  • 16篇韩振
  • 15篇任明明
  • 12篇黄磊
  • 9篇许志锋
  • 8篇吴永前
  • 8篇冯钢
  • 2篇胡俊
  • 2篇陈立波
  • 2篇李敬来
  • 2篇吴军
  • 1篇刘继先
  • 1篇欧阳淑园

传媒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与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多项指标对比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与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与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各28例为研究对象,总计56例。将行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记为对照组,行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1天(A1)以及术后2天(A2)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氨基酸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浓度以及桥血管使用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结果行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组(观察组)在A1、A2时刻的cTnI、CK-MB、NT-proBNP低于行非序贯式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组(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桥血管使用数目、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序贯式OPCABG术对心肌损伤的程度小于非序贯式OPCABG,并且序贯式OPCABG术桥血管使用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更低,尤其对于主动粥样斑块较多,桥血管缺乏,基础状态较差的病人优于非序贯式OPCABG,极大地增加了OPCABG手术适应症。
欧阳春韩振任明明许志锋吴永前
关键词:心肌损伤
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快速建立血管通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经皮穿刺置管并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行动脉预缝合建立血管通路行ECMO支持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皮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切口出血、切口感染、远端肢体缺血情况以及拔管后穿刺口出血情况。结果经皮穿刺股动静脉置管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为(8.2±2.7)min,切口出血发生率为0(0/12),切口感染发生率为0(0/12),下肢缺血发生率为8.3%(1/12),拔管后穿刺口出血率为0(0/12)。结论经皮穿刺可以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可以有效避免切口出血、感染以及避免远端肢体缺血,动脉预缝合技术可以保证拔管后穿刺口的安全止血,经皮穿刺预缝合技术在体外膜肺氧合快速建立血管通路应用安全有效。
冯钢许志锋韩振吴永前任明明欧阳春叶小强黄磊温远祥
关键词:经皮穿刺置管血管通路建立体外膜肺氧合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单极和双极射频消融的疗效对比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应用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单极射频消融)和实验组(双极射频消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术前、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超声功能参数(包括左心房横径、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房颤动发病率及即刻心率情况(即刻心率包括窦性心率不齐、心房扑动、交界心律),心功能分级,围术期并发症(包括再开胸止血、顽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心律失常、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传导阻滞、肺部感染等)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不同治疗时点左心房横径、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组治疗出院3、6个月后左心室收缩末期横径、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心房颤动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即刻心率情况指标中窦性心律不齐、交界心律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指标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单极还是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对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均有积极治疗和促进作用,同时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相对而言,更能降低患者心房颤动发病率、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也相对更低。
欧阳春韩振任明明黄磊叶小强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双极射频消融
血流动力学与组织力学相互作用下腹主动脉瘤发展机制的多尺度仿真模型研究
2025年
目的通过多尺度有限元仿真模型探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在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力学相互作用下的发展机制,并分析其破裂风险。方法构建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多尺度仿真模型,模拟AAA在心动周期不同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模型参数包括内膜、中膜和外膜的黏弹性特性,采用已验证的材料参数定义。通过对动脉壁在心动周期不同阶段的最大主应力、最大变形、平均壁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以及应力松弛情况进行分析,评估AAA的力学行为和破裂风险。结果动脉壁在心动周期收缩中期的最大主应力达220 kPa,最大变形为3.5 mm,主要集中在瘤体顶部和侧壁区域。动脉壁在心动周期收缩中期的平均WSS为2.0 Pa,主要集中在瘤体的入口和出口处。在初始加载后的2 s内,内膜、中膜和外膜的应力显著松弛,其中内膜应力从160 kPa下降到80 kPa,中膜应力从180 kPa下降到100 kPa,外膜应力从200 kPa下降到120 kPa。结论动脉壁的高应力、高变形和高WSS区域是AAA破裂的潜在危险点。本模型为AA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任明明叶小强欧阳春邱良贤达青恩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
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停跳和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和停跳组,各40例。不停跳组患者行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停跳组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引流量等;于术前、术后24 h,测定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钙蛋白Ⅰ(myocardial troponin I,cTnI)心肌标志物水平;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前后径(left ventricle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右室做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RVSWI)、左室做功指数(lef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LVSWI)、左心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结果不停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均显著短于停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不停跳组患者的心肌标志物cTnI和CK-MB水平显著低于停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不停跳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VEF、RVSWI、LVSWI、LVSP、LVEDD和LVESD)较停跳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术中情况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欧阳春欧阳春
关键词:不停跳停跳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
多指标评估冠脉旁路移植术方法心肌损伤
目的 通过多指标评估对比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心肌损伤程度.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随机选取CABG和OPCABG患者各...
任明明韩振冯钢许志锋吴永前欧阳春
关键词:冠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心肌损伤
一种心血管介入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第一引流针管,包括第一引流针管、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二引流针管,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引流针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所述...
欧阳春张静
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血管科用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放物架、抽气机、主流瓶、固定装置、辅流瓶和导管,所述放物架固定连接在底座左端,所述抽气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右端,所述抽气机设有电池、电机和散热网,所述电机设...
欧阳春李美甜
文献传递
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房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行瓣膜置换术同期配合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房颤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合并瓣膜性心脏病房颤患者113例。其中63例患者选择瓣膜置换同期进行消融手术的配合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有50例患者未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后的转复率以及并发症比例。根据是否转复将观察组分为康复组和未康复组,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观察组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术后观察组转复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观察组心功能Ⅲ~Ⅳ所占比例少于对照组,而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得到3个影响观察组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即房颤病程、左心房内径(LAD)以及是否为风湿性瓣膜病变等。结论应用射频消融手术在房颤治疗中能高效提高转复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房颤病程长、LAD长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变的患者手术成功的概率相对更低,需要重视。
任明明韩振冯钢许志锋吴永前欧阳春
关键词:射频消融手术瓣膜置换术
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5例。所有患者接受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体支架锚定点在Z1区。患者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返院复查一次全主动脉CTA,观察治疗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8.0±44.4)min,术中未发现明显内漏,住院期间未出现卒中、围术期死亡及逆撕夹层,所有患者穿刺口愈合良好,无假性动脉瘤及伤口愈合不良情况,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8±4.2)d。平均随访时间为(17.0±4.1)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支架移位、内漏发生,原动脉瘤瘤体内未见造影剂充盈,未见烟囱支架及Castor支架折断、狭窄、闭塞,未进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瘤体最大直径小于术前(P<0.05)。瘤体最大直径缩小平均为(11.2±6.8)mm。无一例患者发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相关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右侧肢体乏力,MR检查提示左侧卵圆孔区急性脑梗死,不排除支架相关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TEVAR相关脑梗死。结论 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作为全腔内治疗技术可安全且有效地治疗累及Z2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且其可重复性较高。
叶小强冯钢黄磊欧阳春李海艳达青恩欧阳昆富韩振任明明
关键词:动脉瘤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