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艳 作品数:18 被引量:16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台湾的焦虑:“华语语系文学”与台湾文学 被引量:1 2018年 近些年,"华语语系"研究在台湾产生热烈反响。过去台湾相关研究不可见和缺乏本土理论话语,导致台湾学界的焦虑。"华语语系"将台湾视为重要实践地的同时,也给台湾人文研究国际化提供了契机。梳理华语语系文学与台湾文学、华语语系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台湾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诸种关系,不应该以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简化其复杂与纠葛。 霍艳关键词:台湾文学 华文文学 新媒体上的文学表演——以“匿名作家计划”为例 被引量:2 2019年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介入,文学的生产、传播方式、评价体系、作者队伍乃至文本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媒体正在形成一个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文化场域,传统文学也开始寻求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转型。"匿名作家计划"就是一次尝试,赛制设定、参赛队伍、评审标准的改革,体现诸多新意。但转型中也展现出一种表演性,成为一种景观化的文学生产,没能真正弥合传统文学和大众阅读之间的裂痕。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打破传统纯文学的封闭状态,和读者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找到更准确、有效的言论方式,在作品里呈现更为复杂的现实经验,建立新的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些是比赛带给我们的真正思考。 霍艳关键词:新媒体 传统文学 文学生产 文化消费 台湾新世代文学及三种研究思路 2017年 "世代"在台湾是一个常被使用的概念,如"e世代"、"X世代""Y世代"等等,用来指"同时期出生、生物年龄相同或相近、具有类似社会特征,或共同经验、参与某种历史经验的人群。"。萧阿勤认为,世代得以作为有效的分析概念,归功于卡尔·曼海姆的研究,论文"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奠定了世代的社会学研究基础。 霍艳关键词:文学 历史经验 社会学研究 社会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互联网史料问题 2025年 21世纪以来,当文学从纸质媒介向网络媒介发生迁移时,互联网正逐渐变成文学发生的第一现场,其媒介特性不光影响文学的生产和接受,也形成了新的组织关系和文学制度,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文学史料需要搜集、整理和研究。但对于互联网上文学史料的整理、研究一直较为缺乏,人们虽然看到其价值却碍于其媒介特性而难以介入。比如吴俊指出传统史料学研究的前提是史料本身具有真实性、确定性、有限性,史料工作是一种建立在实证基础和方法观念上的人文学术,尝试采用某种相对可靠的方法去探索、确认可能的对象。而互联网的特性是虚拟性、碎片化、无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学术方式失效。 霍艳关键词:文学研究 文学生产 网络媒介 文学与情感共同体的缔结:“80后”作家与文学论坛 被引量:1 2024年 网络文学论坛对于“80后”作家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他们借论坛开拓了一片自主的言说空间,生成了新的文学生态,缔结了一个个共同体,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验匮乏的问题。学界对于这些论坛一直缺乏关注,原因在于原始数据的丢失。本文努力还原以“新概念作文大赛”选手为主体的不同文学论坛现场,把它们分为情感共同体和文学共同体两种类型并概括其特点,希望借此丰富“80后”文学的相关研究。 霍艳关键词:青春文学 共同体 召唤模式与旅途游戏——七堇年论 被引量:2 2015年 一、青春写作的召唤模式七堇年以描写校园生活的随笔出道,这些随笔记录了她从初三到高三的生活,不是韩寒式的嬉笑怒骂,也不是郭敬明式与朋友的亲密互动,她的文字承载了敏感个体在残酷教育体制下的情感抒发。她写出了大部分学生读者的心态,既无力抵抗高考制度,又在制度下敏感脆弱,极易将情绪放大。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她把从自己初中到高中的过程完整记录, 霍艳关键词:召唤 游戏 旅途 校园生活 高考制度 情感抒发 作为一个封闭的整体——重勘《小时代》 2025年 距离2007年《小时代》在《最小说》上开始连载,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这部曾经饱受争议却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作品,近年又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怀旧浪潮,成为被“重返”的对象。网友在残酷与温存并置的小说中提取了温存的一面,对“时代姐妹花”的情谊和往昔的美好充满怀念(1)。可文学界鲜有人再讨论这部作品。 霍艳关键词:青春记忆 互联网 新媒体平台“文学场”如何影响当代青年阅读 2023年 “阅读”在青年生活中发生着变化,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被用来和浮躁的生活风气相区隔对照,青年把阅读视为一种屏蔽杂、抵抗焦虑、回归自我的独特生活方式,并通过文化消费形成特有的文化区隔。 霍艳关键词:新媒体平台 情境性 回归自我 当代青年 “素人写作”的跨媒介传播与内核变异 被引量:2 2024年 “素人写作”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它记录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真切感受,对劳动工作、劳动关系有了重新发现,使得文学跨越圈层贴近大众,唤起了普通人的创作兴趣。值得注意的是,“素人写作”不是发生在传统文学内部,而是发生在新媒体上。 霍艳关键词:普通人 媒体 文学现象 写作 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讲述历史——以《北纬四十度》为例 2022年 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陈福民一直以“述而不作”著称,在他为数不多的文字里,一篇与青年评论家项静的对谈《文学内部的自我循环与自我圣化,于真正的文学见识并无补益》值得注意。尽管对谈的起点是讨论当代文学发展和研究现状,但在很大的篇幅里陈福民谈到了对于历史的看法。可见文学研究与历史思考在他人生里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和很多人一样,陈福民的历史启蒙源于《史记》,早年的历史知识和文学感情都来源于此。他把“列传”当作一篇篇精彩的小说阅读. 霍艳关键词:当代文学 文学评论家 圣化 小说阅读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