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宫颈癌中RPS27A与PDIA3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
- 2025年
- 目的探讨核糖体蛋白S27A(RPS27A)与蛋白二硫异构酶A3(PDIA3)在早期(ⅠB~ⅡA期)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于江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组织标本126例,对RPS27A与PDIA3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分析二者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RPS27A、PDIA3表达的预后意义。采用单、多变量Cox分析确定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RPS27A与PDIA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60/126)和51.6%(65/126)。与RPS27A低表达者比较,RPS27A高表达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1.5μg/L、盆腔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侵犯占比升高(P<0.05);与PDIA3低表达者比较,PDIA3高表达者血清SCC>1.5μg/L、盆腔淋巴结转移占比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RPS27A高、低表达者5年OS率分别为67.1%和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2,P=0.010),PDIA3高、低表达者5年OS率分别为68.8%和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0,P=0.004)。单、多变量Cox分析证实RPS27A高表达(HR=2.703,95%CI 1.054~6.929,P=0.038)与PDIA3高表达(HR=4.225,95%CI 1.504~11.868,P=0.006)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RPS27A与PDIA3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 李丽陈蕾
- 关键词:宫颈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预后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2019年
- 观察在初发2型糖尿病治疗中,选择联合使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录入我院因2型糖尿病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为初发,在2019年1月~6月期间遵循计算机表法将其中30例纳入单纯实施二甲双胍治疗的对照组中,另外30例纳入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的应用组中,组间选择血糖控制情况反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统计情况数值比较,确认单纯用药与联合用药的区别。结果:各项血糖控制情况反应指标相比,应用组为组间最优,P<0.05;不良反应情况相比,应用组发生率体现最低,P<0.05。结论: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二甲双胍治疗时,同时联合应用沙格列汀,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且安全性可得到保证。
- 陈蕾
- 关键词:沙格列汀疗效观察
- 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法将我院1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77,予以一般综合治疗)和观察组(n=79,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RP、PA、IL-8、TNF-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CRP、PA、IL-8、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这可能与降低CRP、IL-8、TNF-α、升高PA等机制有关。
- 陈蕾魏峰
- 关键词:炎性因子莫西沙星COPD急性加重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门冬胰岛素加甘精胰岛素3+1强化治疗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3+1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3月于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治疗的T2DM患者50例,随机分为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组(Asp+Gla)和胰岛素泵组(IP),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不良反应,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两组治疗后HOMA-β、HDL-C、SOD、CAT高于治疗前(P<0.05),FPG、2 hPG、糖化白蛋白(GA)、HOMA-IR、TG、TC、LDL-C、MDA低于治疗前(P<0.05)。与Asp+Gla组治疗后比较,IP组HDL-C、SOD、CAT升高(P<0.05),FPG、2 hPG、GA、HOMA-β、HOMA-IR、TG、TC、LDL-C、MDA降低(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调节T2DM患者糖脂代谢,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有效。
- 夏静芬陆纪萍陈蕾张海云
- 关键词:胰岛素泵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糖尿病
- 晚期胃癌和术后复发转移胃癌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效果探讨
- 2017年
- 评价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共计接诊胃癌患者64例,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口服卡培他滨,对照组32例患者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将两组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显著优于对照组62.5%,疾病控制率为96.9%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预后改善意义重大,显著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与疾病控制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广泛推广应用。
- 陈蕾
- 关键词:晚期胃癌卡培他滨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 2018年
-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7.67%,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仅为86.05%,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治疗期间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显著,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阿托伐他汀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加以应用并推广。
- 陈蕾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