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42例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采用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疏血通治疗;治疗组采用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治疗。结果: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足部血液流变学没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足部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加压灌注疏血通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确切。
- 王海珍李小娟
- 关键词:糖尿病足疏血通中西医结合疗法
- 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对糖尿病足发病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概率高达15%~25%[1,2],糖尿病足并发感染是导致下肢截肢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或者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以来,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调查问卷方式,发现足部护理知识与行为与糖尿病足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 李小娟王海珍
-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足部
-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3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采用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缺血性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22例采用静脉滴注中药制剂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股动脉加压灌注中药制剂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8.18%;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海珍李小娟
- 关键词:疏血通股动脉加压灌注
- 葛根素对大鼠成骨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成骨细胞体外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新生SD大鼠,分离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传代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及生长状态;Ⅰ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等方法进行成骨细胞鉴定;以分别含有1×10-5mol/mL^1×10-10mol/mL浓度的葛根素培养基作为实验组,不含葛根素的培养基作为对照组,观察接种第1、3、5、7天4个时间点成骨细胞生长状态。通过体视学方法计算成骨细胞黏附情况。结果:成骨细胞黏附率与葛根素浓度密切相关。当1×10-8mol/L葛根素作用成骨细胞后,在0.5,1,2,4,8 h时,其黏附细胞数增加最明显,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细胞黏附数并不相应增加。当葛根素作用8 h、浓度达到1×10-6mol/L时,其黏附作用受到抑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黏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的黏附作用与葛根素浓度密切相关,当葛根素浓度达到1×10-8mol/L时,其成骨细胞黏附率最大。
- 王海珍贠云飞李小娟
- 关键词:葛根素成骨细胞
- 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出现率与患病时间及血糖控制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并且是一个主要的死亡原因…。尽管糖尿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是临床中致死或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通常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后的5—15年有30%~50%的患者将出现持续进展的肾脏并发症,尿微量白蛋白通常出现在发病5年后。本研究评估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发病4—6年后的尿微量自蛋白出现率与病程及血糖控制的关系。
- 李华何昆李小娟
- 关键词:糖尿病白蛋白尿出现率患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