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超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疏肝
  • 2篇脾胃
  • 2篇慢性
  • 2篇化瘀
  • 2篇化瘀法
  • 2篇反流
  • 2篇补肾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地塞米松
  • 1篇穴位
  • 1篇血功能
  • 1篇血压
  • 1篇抑素
  • 1篇愈合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痛经
  • 1篇止血
  • 1篇止血效果
  • 1篇治疗反流性食...

机构

  • 11篇南京市浦口区...

作者

  • 11篇彭超
  • 5篇顾彦
  • 1篇朱正萍
  • 1篇王天

传媒

  • 5篇四川中医
  • 2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化瘀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四君子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联合吗丁啉治疗,观察疗效并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7.14%,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化瘀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彭超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健脾化瘀脾胃虚弱
温阳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23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法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补肾方药,并记录用药后15天、30天、60天的血压数值,观察两组血压下降达标时间、伴随症状情况、减药情况、达标率、及近期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血压下降达标时间短,伴随症状消失快,能很快减药,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难治性高血压采用中药温阳补肾法配合西药治疗,总体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朱正萍彭超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双硫仑样反应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2组在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双硫仑样反应具有良好疗效。
彭超
关键词:地塞米松双硫仑样反应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观察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4年6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纳入72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抑酸组和生长抑素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生长抑素组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联合抑酸组在生长抑素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抑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生长抑素组的72.22%(χ2=6.400,P=0.011);治疗后,2组PT、APTT、D-D、CRP、Cor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或降低,Fib、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等指标上升或增加,且联合抑酸组变化程度大于生长抑素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56%vs.2.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艾司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
王天彭超
关键词:生长抑素止血效果凝血功能
疏肝化瘀及补肾化瘀法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67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结合月经周期特点,观察疏肝化瘀及补肾化瘀法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于经前3天及行经初期服用逍遥散加味,月经将净及经后期3天服用左归饮加味,日1剂,连服3个月经周期。结果:总有效率92.54%。结论:疏肝化瘀、补肾化瘀法分期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疗效。
顾彦彭超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疏肝补肾化瘀
自拟熏敷方促进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2017年
观察自拟中药熏敷方对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产后会阴侧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熏敷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碘伏治疗,观察疗效并作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对预防产后会阴肿胀及会阴硬结疗效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熏敷方对促进产后会阴侧切口愈合疗效显著。
顾彦彭超
降胆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3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性病变。临床以胃痛、呕吐、痞满、嘈杂、嗳气、泛酸等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对慢性胃炎伴胆汁返流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处理阶段,主要采用胃动力药和黏膜保护剂[1],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使用多潘立酮或莫沙比利配合铝碳酸镁治疗,除了常有口干、食欲缺乏、腹泻等不适,仍存在治疗后易复发特点。临床观察显示,
彭超蔡宝贵
关键词:胃炎胆汁反流
枫蓼肠胃康分散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腹泻(湿热型)患儿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观察急性腹泻(湿热型)患儿采用枫蓼肠胃康分散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就诊的急性腹泻(湿热型)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枫蓼肠胃康分散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腹泻、呕吐、发热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免疫功能以及肠道菌群水平;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儿大便质地、腹胀腹痛、口干发热、乏力神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0.05);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CD8^(+)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两组患儿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0.05),两组酵母样真菌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腹泻(湿热型)患儿采用枫蓼肠胃康分散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好,能有效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从而帮助患儿胃肠功能恢复。
彭超马兰顾彦
关键词:急性腹泻湿热型
脾胃病临证用药特点——评《中医脾胃病临证思辨录》被引量:4
2021年
中医脾胃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食管炎、肠炎、结肠炎以及胃肠功能紊乱等消化道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胀闷、呕吐、泄泻及腹痛等。脾胃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中焦滞郁失畅所导致,其发病机制是气机不畅和脾胃功能失调,脾胃病易导致患者运化失调,致使胃之受纳与和降受到影响,若饮食失节,导致食物滞于胃脘部之间,胃失和降,影响患者脾之升清与运化。
彭超顾彦
关键词:胃神经官能症脾胃功能失调胃脘部临证用药
疏肝和胃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2014年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对不同的疾病,若其发病机理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这就是"异病同治"。其中的病本为中医之"病",而对于现代医学中一些消化系统疾病,若临床符合"肝失疏泄"及"胃失和降"的证候特点,皆可予以"疏肝和胃法"治疗,本文一方面旨在说明此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另一方面也从理论上发展传统中医的异"病"同治思想。
彭超
关键词:疏肝理气消化系统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