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芳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CT
  • 2篇结节
  • 2篇MRI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性
  • 1篇动脉闭塞性病...
  • 1篇动脉造影
  • 1篇断层扫描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术
  • 1篇血症
  • 1篇原发肿瘤
  • 1篇再生结节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术

机构

  • 7篇天津市北辰医...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 7篇张志芳
  • 4篇刘青
  • 1篇郭德安
  • 1篇娄琳
  • 1篇娄琳
  • 1篇朗建华
  • 1篇杜学明
  • 1篇许建辉

传媒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螺旋CT动脉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造影(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糖尿病伴下肢不适的患者行CTA检查,范围腹主动脉远段至足底,层厚5 mm,螺距1.375,重建层厚1.25 mm,重叠50%,对比剂量100~150 ml,注射速率3.5 ml/s,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并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病变血管表现为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等。结论 CTA可准确地显示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娄琳郭德安张志芳刘青童卫玲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320排螺旋CT隔期联合诊断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首次结合骨痂形成期联合诊断(简称隔期联合诊断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外伤后2 d内行首次肋骨CT检查,并于2~5周内复查肋骨CT的349例患者资料。相同的CT扫描技术及条件,不同的外伤后扫描时间,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次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首次与骨痂形成期复查2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7,P<0.01),2次检查结果不一致率为43.6%(152/349)。结论根据肋骨骨折生理变化特点的隔期联合诊断法能明显减少首次CT检查可能发生的漏诊,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
辛玉静刘青童卫玲张志芳
关键词:肋骨骨折
高分辨率CT就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就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手术病理或穿刺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肺癌组和良性组。分析肺癌组和良性组病理结果;对比两组结节大小、结节生长部位、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结果:肺癌组孤立性肺小结节直径2.1~2.9cm,平均(2.26±0.61)cm,良性组孤立性肺小结节直径2.2~3.1cm,平均(2.29±0.75)cm,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肺癌组和良性组结节生长部位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肺癌组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空泡征)发生率高于良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肺癌组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空泡征)发生率高于良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高分辨率CT检查,可以明确发现恶性肺癌孤立性肺小结节边缘形态及内部特征与良性孤立性肺小结节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钙化、毛刺、分叶、棘状突起及空泡征。
张志芳
关键词:CT肺小结节肺癌
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分析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均接受CT及MRI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期,比较CT及MRI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患者病理分期:ⅠA期17例、ⅠB期14例、ⅡA期13例、ⅡB期6例。MRI在ⅠA期、ⅠB中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P<0.05);MRI、CT在ⅡA期、ⅡB期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直径≤3cm诊断中,MRI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P<0.05),肿瘤直径>3cm诊断中,CT、MRI诊断符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则CT、MRI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MRI诊断(P<0.05)。结论:在宫颈癌术前分期诊断中,MRI在早期、直径≤3cm肿瘤诊断中优势更为显著,通过联合CT与MRI诊断科提高术前分期准确率,为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可靠依据。
张志芳
关键词:宫颈癌术前分期CTMRI
MRI在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高泌乳血症患者垂体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高泌乳血症的患者行鞍区MR扫描,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中垂体巨腺瘤11例,微腺瘤7例,未见明显异常改变8例。病变呈等T1、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病变明显强化。结论经鞍区MR检查可以基本肯定或排除垂体高泌乳素腺瘤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泥向东娄琳张志芳刘青
关键词:高泌乳素血症垂体MRI
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MR和CT检测诊断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再生结节与小肝癌运用MR和CT检测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再生结节共34例、小肝癌共46例,均采用MR和CT检测,且对检测后确诊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34例肝硬化再生结节患者的经MR检查后确诊率为94.12%;经C T检查后确诊率64.71%.46例肝硬化小肝癌患者经MR检查后确诊率为95.65%,经CT检查后确诊率为76.09%.影像学上,MR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组织.结论:MR与CT检测技术应用于再生结节、小肝癌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前者优势更大,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组织,继而为肝硬化患者的再生结节与小肝癌鉴别提供客观依据.
张志芳李伟粟张煜楠
关键词: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MRCT
CT导引下组织间植入I^(125)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应用
2005年
杜学明许建辉朗建华刘青张志芳
关键词:组织间植入纵隔肿瘤CT导引转移性肿瘤内照射治疗原发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