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2篇血液灌流
  • 2篇维持性
  • 2篇维持性血液
  • 2篇维持性血液透...
  • 2篇灌流
  • 1篇动静脉内
  • 1篇动静脉内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指标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透
  • 1篇血透患者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净化中心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血脂
  • 1篇血脂异常

机构

  • 4篇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4篇朱小华
  • 2篇朱虹
  • 1篇汤建明
  • 1篇沈海花
  • 1篇丁静明
  • 1篇王小兵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观察血液灌流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缓解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P<0.05);两组治疗前后TC、HDL、LDL、ApoA、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G、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1.67±0.34)mmol/L、LP(a)(323.26±139.48)mg/L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4、3.24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7.65%、3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1,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血液灌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改善脂质代谢异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朱小华
关键词:血液灌流维持性血液透析血脂异常
联合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衰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联合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衰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60例慢性肾衰致尿毒症患者,将数据放入Excel表中均分为3组,组名为对照组(n=20)、观察组1(n=20)、观察组2(n=20)。观察组1实施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HD+HP),观察组2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灌流治疗(HD+HDF+HP),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HD),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透析前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的尿素氮(BUN)水平(29.58±6.56)、(27.57±6.57)、(28.31±5.35)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0,P=0.586)。透析后,观察组1、观察组2中透析后BUN平均值(9.13±3.08)mmol/L、(8.82±3.76)mmol/L均较对照组(9.20±3.08)mmol/L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4,P=0.929);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40.00%、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1,P=0.079);透析前3组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3组间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透析模式对慢性肾衰致尿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燕丽娟朱虹朱小华
关键词:血液灌流尿毒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静脉内瘘(AVF)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出现内瘘流量不足或闭塞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AVF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2例患者中共计48例形成血栓,发生率为77.42%。血栓形成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发生率58.33%、合并糖尿病发生率45.83%情况均高于无血栓形成组的28.57%、14.29%(χ^2=3.844、4.546,P<0.05);血栓形成组的年龄(62.28±6.72)岁、ALB(30.82±4.24)g/L、CRP(25.38±3.08)mg/L、Fib(5.72±1.45)g/L等指标与无血栓形成组(56.89±6.68)岁、(35.47±5.10)g/L、(19.04±1.44)mg/L、(4.82±1.26)g/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4、3.447、7.435、2.099,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CRP、Fib是导致MHD患者AVF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40、3.168、2.988,P<0.05)。结论由于多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形成血栓,而血栓可能导致动静脉内瘘失功,因此对于合并存在糖尿病、炎症、纤维蛋白原增高情况的患者应当积极干预,预防血栓形成。
朱小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因素
血液净化中心梅毒院内感染的预防
2013年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合并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梅毒感染防治情况,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梅毒患者的规范化处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血液透析患者定期检查,尤其针对新入透析患者加强透析前病原学检查,梅毒筛查阳性患者进行分区透析并予抗梅毒治疗。结果:我院除新入检测阳性患者6例外,未新发生感染梅毒病例。结论:对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加强梅毒检测及时处理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朱虹王小兵沈海花朱小华汤建明丁静明
关键词:血液透析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