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磊
- 作品数:1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Ku86抗体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Ku86蛋白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血清抗Ku86抗体在H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Ku86蛋白的表达,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CC、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Ku86抗体的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 HCC和癌旁正常组织中Ku86蛋白相对表达最分别为0.21 ±0.05和0.08 ±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患者、肝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Ku86抗体水平分别为0.47 ±0.22、0.22 ±0.06和0.11 ±0.03,与肝硬化患者比较,HCC患者血清抗Ku86抗体水平显著增高(P<0.01).HCC组患者中,HBV感染和HCV感染患者血清中抗Ku86抗体水平分别为0.51±0.19和0.47 ±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67).HCC患者手术前血清抗Ku86抗体水平为0.46 ±0.16,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血清抗Ku86抗体水平分别为0.35 ±0.13和0.23 ±0.08,手术后血清抗Ku86抗体显著降低(P<0.01).抗Ku86抗体和AFP鉴别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7和0.739.HCC患者中血清抗Ku86抗体的阳性率为61.4% (51/83),高于AFP的阳性率(27.7%,23/83).AFP联合抗Ku86抗体检测可将HCC检出率提高至72.3% (60/83).HCC患者血清中抗Ku86抗体水平与AFP水平无相关性(r=0.156,P =0.161).结论 HCC患者血清抗Ku86抗体水平显著增高,但与HBV、HCV感染无关.抗Ku86抗体可能是早期肝癌的诊断标志物,可与 AFP互补应用于临床.
- 储磊张霞军王国忠周文俊杜忠祥刘安定赵宏
- 关键词:肝肿瘤甲胎蛋白
- 浅谈血清Cys-C、hs-CRP和Hcy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 2021年
-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期间,血清Cys-C、hs-CRP和Hcy联合检测的最终成效。方法:研究起始时间、截止时间:2019年2月、2021年3月,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并在尿蛋白排泄率引导下,对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即:A组(正常蛋白尿)、B组(微量蛋白尿)、C组(大量蛋白尿),每组中分别收入样本容量30例,而后,将血清Cys-C检测(血清胱抑素)、hs-CRP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cy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为其提供,对比最终效果(数据指标、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1)关于血清Cys-C、hs-CRP、Hcy指标,其数据有意义,比较后发现,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最低,C组最高,P<0.05;(2)关于阳性检出率,对照组数据最低,P<0.05;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单独检测时,C组较高,P<0.05;联合检测时,C组(100.00%)较A组(53.33%)、B组(90.00%)高,P<0.05。结论: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期间,在提高阳性检出率方面,可采取血清Cys-C、hs-CRP、Hcy联合检测,其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荐。
- 储磊袁晶晶陈成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HS-CRPHCY阳性率
- 黄芩素保护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肾损伤作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黄芩素(Bai)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致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I/R组、Bai+I/R组、Bai+锡原卟啉Ⅸ(Sn PP)+I/R组。Bai+I/R组和(Sn PP)+I/R组于缺血前1 h腹腔给予100 mg/kg的Bai,(Sn PP)+I/R组于缺血前30 min腹腔给予50 mg/kg的Sn PP。1 h后恢复血流,再灌注4 h后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肾脏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Bai+I/R组肾脏H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高于I/R组,肾损伤程度减轻,血清BUN水平和肾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Bai+Sn PP+I/R组肾损伤程度增高,血清BUN和肾组织MDA含量升高,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结论 Bai预处理可以有效地减轻小鼠肠I/R致急性肾损伤。
- 杜忠祥储磊高卫亚王立晖刘安定
- 关键词:黄芩素急性肾损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红素氧合酶-1抗氧化
- Th17细胞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6年
- 背景: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介素17与慢性丙型肝炎关系密切。目的:探讨不同病程阶段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情况。方法:试验组纳入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12例,其中非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23例,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21例,慢性丙型肝炎组34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硬化组18例,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组16例。同时选择24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例和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除了非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外,其余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频率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慢性丙型肝炎组Th17细胞频率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组(P〈0.05);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硬化、肝癌组Th17细胞频率及白细胞介索17水平明显高于其余3个试验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h17细胞频率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载量呈负相关(P〈0.05)。表明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郦敏霞王国忠储磊张秀英申红玉
- 关键词:HCV感染辅助性T细胞17白细胞介素17不同病程
- 梅毒筛查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比较在梅毒筛查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对TRUST高滴度的梅毒血清进行一系列稀释,分别用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测试,计算出一系列浓度下每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C_(50),C_5~C_(95)区间,以及不精密度曲线,并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以及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方法的C_(50)。小于传统方法,改良方法的C_5~C_(95)区间较传统方法窄,改良方法的不精密度曲线较传统方法陡峭,两种方法一致性程度的95%的可信区间为73.4%~95.8%。改良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4.29%,99.1%,85.71%,97.05%和96.39%,传统方法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75%,98.49%,75%,96.18%和95%。改良方法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10.03,P均<0.05)。改良方法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略高于传统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3.45,4.03,P均>0.05)。结论改良方法的精密度、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传统方法高,可以借助全自动酶免仪加样,适用大批量样本的检测,改良方法可代替传统方法用于梅毒筛查。
- 徐敬轩夏毅彭文红张春芳赵仙华钱云芳储磊谢而付
-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作用。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测定A、B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结果:(1)血浆6-keto-PGF1α、ET、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SAP患者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入院后8天与B组入院时及A组入院后8天比较,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上升,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0.05)。(2)APACHE II评分和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A、B两组入院后8天与入院时比较,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0.05);B组入院后8天与A组入院后8天比较,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改善SAP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对SAP起治疗作用。
- 王小红储磊潘生英薛祥龙张锁林沈云志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皮素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灯盏花素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储磊朱国朝杜忠祥徐敬轩
-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自身抗体
- 黄芩素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I/R)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黄芩素+I/R组,每组8只。采用夹闭系膜上动脉90min后恢复灌注制备肠I/R诱发小鼠肺损伤模型;黄芩素+I/R组于制模前1h腹腔注射黄芩素100mg/kg;Sham组小鼠不钳夹血管,其余操作同I/R组。于再灌注4h后处死小鼠取下腔静脉血和肺组织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进行病理学评分;测定肺湿/干重(W/D)比值;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m Blot)检测肺组织胞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和胞核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光镜下观察显示,Sham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无明显病理学改变;I/R组小鼠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肺泡壁明显增厚,肺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黄芩素+I/R组小鼠肺泡及间质水肿程度明显减轻,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明显升高,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血清TNF-α、IL-6含量及其肺组织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胞质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给予黄芩素预处理可明显改善上述肠I/R诱导的肺组织损伤,表现为与I/R组比较,黄芩素+I/R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明显降低[病理学评分(分):4.59±1.17比6.27±1.34,W/D比值:3.79±0.28比4.32±0.57],细胞凋亡指
- 储磊朱奋勇周文俊杜忠祥李杰王小红王立晖刘安定
- 关键词:黄芩素肺损伤核转录因子-ΚB
- 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改良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改良法在梅毒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梅毒患者血清标本71例,其中55例TRUST滴度在1∶2及以上,16例滴度为1∶1,阴性样本29例.实验室5名工作人员分别用传统方法进行检测,同时用全自动酶免仪加样到稀释板中,然后加入TRUST试剂,震荡30 min后,判读结果.结果 阴性样本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滴度在1∶2及以上的阳性标本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均为100%,滴度在1∶1的阳性标本传统方法的检出率为66%,而改良方法的检出率为74%.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方法检测阳性率略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0.494,P=0.31).结论 改良方法可以借助全自动酶免仪加样,实现半自动化操作,较传统法简便,特别适合大批量样本,改良方法可以代替传统方法.
- 徐敬轩夏毅彭文红张春芳赵仙华钱云芳王佳丽储磊谢而付
-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上海养殖场奶牛感染隐孢子虫的调查
- 2014年
- 目的 对上海地区养殖场奶牛的隐孢子虫感染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方法 采集上海市奉贤区、金山区和青浦区5个养殖场的奶牛粪便,过滤沉淀,应用商品化试剂盒提取DNA,基于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对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虫种,并统计相应的感染率和构成比. 结果 共采集奶牛粪便样本204份,其中奉贤123份,金山43份和青浦38份,共发现36个隐孢子虫阳性样本,阳性率为17.65% (36/204);经测序鉴定,奶牛感染的主要虫种为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占94.44% (34/36),少量为牛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ovis),占5.56% (2/36). 结论 安氏隐孢子虫是该地区奶牛感染的主要隐孢子虫虫种,存在潜在的公共卫生危害.
- 储磊袁忠英沈玉娟尹建海曹建平赵宏王国忠
- 关键词:隐孢子虫基因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