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静

作品数:10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公共卫生
  • 6篇突发公共
  • 6篇突发公共卫生
  • 6篇突发公共卫生...
  • 6篇卫生事件
  • 6篇公共卫生事件
  • 3篇应急
  • 2篇应急管理
  • 1篇信息来源
  • 1篇学生保健
  • 1篇学生保健服务
  • 1篇学校突发公共...
  • 1篇医疗资源
  • 1篇医疗资源整合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现状
  • 1篇疫情
  • 1篇疫情管理
  • 1篇应急体系
  • 1篇应急体系建设

机构

  • 8篇北京市朝阳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10篇韩静
  • 7篇师伟
  • 6篇王芮
  • 1篇付聪
  • 1篇李彦
  • 1篇刘霞
  • 1篇王亚东
  • 1篇陆虹
  • 1篇刘英杰
  • 1篇杨桦
  • 1篇李淑萍
  • 1篇马涛
  • 1篇姚雯

传媒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4
  • 5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公共卫生“四位一体”共管模式理念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10年
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300.1万,流动人口122万;周边与8个城区接壤;聚集了除俄罗斯和卢森堡之外的所有外国驻华使馆;汇集了北京60%以上的外国商社,3000多家外国公司及167家国际新闻机构;世界500强人驻北京的158家企业中的2/3落户朝阳区;区内拥有55家三星级以上酒店,5000余家文化娱乐服务场所,
师伟王芮韩静
关键词:公共卫生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脱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基本情况,探讨与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有关的危险因素,为今后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选自北京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第六门诊部自2006年9月开诊以来至2009年9月20日收治的237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对其中符合脱失影响因素队列研究条件的113名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及可能与治疗脱失相关的各种可能因素。[结果]退出治疗的患者60例,退出率为25.32%。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吸毒年龄,生活费来源,是否戒过毒以及与家人的关系对治疗脱失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容易脱失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和随访。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联系与沟通。
李彦师伟刘英杰韩静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脱失影响因素
从北京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应对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由专业技术、管理方法、行为规范、实施机构组成的有机结合体,能够实施完成各种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和措施。甲型H1N1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本文北京市朝阳区成功处...
韩静王芮李书明马建新崔树峰李淑萍张政师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疫情管理
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对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事件特征。[结果]2006~2008年,朝阳区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8起,其中一般事件26起,较大事件2起;发病人数396人,死亡13人。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食物中毒分别占事件总数的35.70%、28.60%、17.90%;60.70%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乡地区。7~10月是事件高发时期,事件数占总数的60.70%,主要为消化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从事件发生到报告的时限平均为6.7h,各类突发事件报告均及时。[结论]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防控;学校卫生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韩静王芮师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主要来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6~2008年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报的28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初发现情况和疾控机构初次获得相关信息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60.7%的突发事件信息来源于卫生系统外部,事件最初发现人主要是普通市民,占52.9%;卫生系统内部的占39.3%,最初发现人主要是医疗机构门/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占72.7%。疾控获得突发事件信息,92.9%来自被动报告,通过浏览/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及分析网络直报数据发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仅占7.1%。[结论]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来源较为广泛,普通市民、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提供者;同时要主动、积极地收集获取与目标事件有关的信息并及时上报,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从疾病监测扩展到症状监测。
韩静王芮师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
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朝阳区2006-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朝阳区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占66.7%;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4起)、霍乱(2起);66.7%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乡镇地区;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55.5%;从首例病例发生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平均为10.1d。结论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晨午检和缺课登记制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韩静王芮师伟
关键词:公共卫生传染病食物中毒学生保健服务
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超过80.0%的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与应急管理理念,并认为组织机构基本健全,62.0%认为协调机制顺畅,96.6%认为财政预算有必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朝阳区威胁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亟需解决的制约因素分别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98.3%的单位已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2.3%的单位或部门经常开展(接受)公共卫生应急宣传和教育。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付聪马涛韩静王亚东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共卫生
北京市朝阳区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6
2014年
区域医疗联合体是构建连续性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北京市朝阳区积极探索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相继建成了中部、北部、东部3个医联体,形成"大小一体化、上下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挥了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引导居民就医回归,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住院难"。
师伟杨桦韩静姚雯
关键词:医疗资源整合
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危机意识,组织体系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大部分部门职能明确,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顺畅;风险评估认为对朝阳区威胁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是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决策大部分会参考专家或学者意见或由单位内部集体决定。公众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亟需解决的前三项制约因素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和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韩静王芮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二胎产妇及其配偶产后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探讨二胎产妇及配偶产后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妇产专科医院调查符合研究标准的二胎产妇及配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Kansas婚姻满意感量表。结果210名二胎产妇及其配偶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0.95%和17.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二胎新生儿性别的期待[OR:4.302,95%CI(1.343,13.784)]、知觉压力[OR:1.228,95%CI(1.137,1.327)]是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知觉压力[OR:1.363,95%CI(1.222,1.520)]是配偶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二胎产妇及其配偶的产后抑郁状况比较严峻,并有明确的相关性,而抑郁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要同时关注二胎产妇及其配偶双方的心理健康,以促进整个家庭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赵凌皓陆虹刘霞韩静方以珍张蒙黄莉
关键词:产后抑郁配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