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芳 作品数:9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病原学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呼吸道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8例COPD患者,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和痰培养。结果:PCT在非致病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之间,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G-菌感染组与G+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致病菌组与致病菌组中P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仅在非致病菌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T有助于判别机体是否处于肺部感染状态,帮助区分真菌或细菌感染,而且在鉴别G-菌和G+菌感染上有一定价值,其精确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 张子洲 陈华芳 崔友贤关键词: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COPD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6例COPD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呱拉西林钠/他唑巴坦,... 张子洲 陈华芳关键词:莫西沙星 小气道病变在慢性呼吸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19年 小气道病变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持结存在,因此对早期小气道病变患者检出及进行有效干预,可明显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预后,本文就此探讨小气道病变在慢性呼吸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2018年80例肺功能检查示有小气道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分类和治疗,对于有感染征象及气道高反应者予应治疗,对于有明显吸烟史的患者予戒烟。部分患者予促进痰液排出,抗氧化等对症治疗。首先判定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咳嗽、咳痰症状好转,气喘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其次是判定肺功有指标改善:PEF、MEF75、MEF50、MEF25、MMEF75/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大于等到于60%考虑小气道功能基本恢复。结果:经相应治疗后,有71例患者肺功能有不同程度好转。患者自觉不适症状亦有缓解,仅有9例患者肺功能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治疗前后PEF MEF75 MEF50 MEF25 MMEF75/25各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小气道病变在呼吸内科的诊疗中尤其重要,它可以早期阻断一些慢性疾病出现的可能,为减小呼吸道慢性疾病作出明确贡献。 陈华芳关键词:小气道 病变 呼吸功能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缓期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30例经治疗后出院处于缓解期的COPD患者指导进行指定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其6个月后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结果经6个月后的呼吸功能锻炼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统计值P<0.05,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减慢呼吸频率、心率,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生活质量。 陈华芳关键词:呼吸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郑氏卧位康复操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郑氏卧位康复操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治疗价值。方法:收治重度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信必可都保+天晴速乐,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加用广州呼吸病研究院郑则广教授的郑氏卧位康复操。观察治疗3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6MWT)、呼吸困难量表(MMRC)、呼吸频率(R)、肺功能变化、体重等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MWT、MMRC、R、肺功能变化、体重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COPD患者予郑氏卧位康复操,并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呼吸运动指导呼吸频率减慢,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基本维持稳定,焦虑状态好转,二氧化碳潴留改善。 沈科 陈华芳关键词: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可拉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20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目的观察可拉明持续泵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可拉明0.375×6支加入生理盐水40 ml内由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每小时6 ml,应用3~5 d。结果本组20例病例治疗24 ml内由输液泵持续静脉泵入,每小时6 ml,应用3~5 d。治疗24 h和48 h与治疗前相比,PCO2有明显下降者有15例,且好转出院。临床有效率75%。结论可拉明持续静脉泵入能有效兴奋呼吸中枢,降低CO2潴留。 陈华芳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可拉明 呼吸训练配合四肢运动改善COPD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配合四肢运动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呼吸组、四肢组、混合组,每组各36例。3组患者在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四肢运动康复以及呼吸康复训练配合四肢运动康复,共进行3个月的训练。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改善程度较其他两组更明显(P<0.05);混合组和四肢组除胸大肌外,其余各项肌群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the 6-min walk distance,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总分改善程度较其他两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COPD患者采用呼吸康复训练配合四肢运动康复训练可提高运动功能,并提高患者的QOL,可以为临床治疗COPD提供参考意见。 张子洲 陈华芳 钱璞 王玉兵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康复训练 降钙素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危重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危重度的评估价值。方法根据APACHEⅡ评分将AECOPD患者114例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检测入院时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评估入院时PCT、APACHEⅡ评分、hs-CRP在入住ICU患者中的价值,并对疾病的预后进一步作出评估。结果 PCT、hs-CRP在高分组与低分组间差异显著;以PCT 3.23 ng/ml、APACHEⅡ25.7分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个亚组,两组住院天数、入住ICU的风险、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CT、APACHEⅡ评分对AECOPD病情的危重度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子洲 陈华芳关键词:降钙素原 郑氏卧位康复操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了解郑氏卧位康复操对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58例重度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肺功能FEVl%pred<40%),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吸入信必可都保+天晴速乐,治疗组... 陈华芳关键词: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