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颖颖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丹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重症
  • 2篇重症肺炎
  • 2篇肺部感染
  • 2篇肺炎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胸外
  • 1篇胸外伤
  • 1篇休克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水平

机构

  • 7篇丹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马颖颖
  • 4篇宋健伟
  • 2篇王坚
  • 2篇盛洁
  • 1篇颜汉文
  • 1篇吴云
  • 1篇徐磊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合并严重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
2022年
对于糖尿病合并严重脑梗死患者而言,分析其血糖水平对此类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产生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严重脑梗死患者120例开展研究,患者入组时间均介于2016年9月至2021年09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对照组餐后2h血糖分别维持在4.4~8.0、8.0~11.1mmol/L。对比组间肺部感染、死亡发生情况以及NIHSS、APACHEII等各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21.7%)及病死率(13.3%)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APACHE II评分均显著更低(12.26±0.82 vs 10.08±0.75、17.46±1.05 vs 13.57±1.28),GCS评分显著更高(5.34±1.25 vs 7.16±1.18),差异有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与生存预后相关(P<0.05)。结论:严格控制糖尿病合并重型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水平能较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
宋健伟王坚盛洁马颖颖蔡俊丹
关键词:糖尿病肺部感染预后NIHSSAPACHEIIGCS
重症肺炎患者ICU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探究
2017年
探究重症肺炎患者ICU治疗方案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7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对照组、ICU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案;ICU组采用ICU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浸润性阴影消失时间;死亡率。结果:ICU组患者重症肺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ICU组体温恢复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浸润性阴影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ICU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ICU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体征消退,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马颖颖
关键词:重症肺炎患者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对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左氧氟沙星+二甲双胍+沙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肺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合用二甲双胍、左氧氟沙星及沙格列汀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更高。
吴云蔡俊丹马颖颖
关键词:重症肺炎二甲双胍左氧氟沙星血糖水平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
2022年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胸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以到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胸外伤患者开展研究,共计80例。将其随机均分至两组,根据是否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不实施)、观察组(实施)。根据组间相关指标差异评估具体效果,如肺部感染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等,并对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指标实施分析。结果:在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对照组数据分别为41.7%、28.3%,观察组数据分别为21.7%、13.3%,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均显著更低(P<0.05)。治疗7d后,观察组APACH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与生存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胸外伤患者能较好地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故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健伟王坚盛洁马颖颖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胸外伤肺部感染
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优势分析
2017年
探究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优势。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84例ICU重症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对照组、营养支持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营养支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淋巴细胞、体重、血清白蛋白;溃疡、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营养支持组淋巴细胞、体重、血清白蛋白比对照组好,P<0.05;营养支持组溃疡、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加体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马颖颖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疗法可行性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并发心源性休克6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例围生期心肌病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观察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测指标(EF、HR、MAP、CVP)的变化。结果 6例患者病情迅速控制或好转,由烦躁转为安静,心率、呼吸频率减慢,血压恢复正常,肺部啰音减少,均好转出院。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并发心源性休克,可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临床表现,提高患者存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宋健伟颜汉文马颖颖徐磊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围生期心肌病心源性休克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急诊ICU重症肺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肺感染患者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1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急诊ICU重症肺感染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n=75)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n=75)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抗生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与症状缓解或改善时间、炎性指标、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气道阻力、响应频率、平均气道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73/75),高于对照组的88.00%(6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7,P=0.028)。结论 急诊ICU重症肺感染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血必净注射液+抗生素)的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为突出,可降低患者炎症状态,改善其呼吸功能。
马颖颖宋健伟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