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就业
  • 9篇毕业生
  • 7篇毕业生就业
  • 6篇高校
  • 4篇大学生
  • 4篇影响因素
  • 4篇企业
  • 3篇权益保障
  • 3篇就业政策
  • 3篇高校毕业
  • 3篇高校毕业生
  • 3篇北京高校
  • 2篇大学生群体
  • 2篇院校
  • 2篇就业工作
  • 2篇高职
  • 2篇高职院校
  • 2篇高校毕业生就...
  • 2篇高校毕业生就...
  • 2篇毕业生就业工...

机构

  • 10篇北京高校毕业...
  • 5篇天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3篇韩春光
  • 3篇王智丽
  • 3篇张辉
  • 2篇许艳丽
  • 2篇苏秀丽
  • 1篇王淑敏
  • 1篇许艳丽
  • 1篇吴正

传媒

  • 5篇中国大学生就...
  • 4篇北京教育(高...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中国高等教育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调查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调查较全面地反映了毕业生就业平等权、知情权、隐私权和报酬权实现状况,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就业平等权、知情权和个人隐私信息能够得到有效保护,落实单位的求职者劳动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保障率较高,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求职过程的权益保障环境总体良好。但是调查中不容忽视的是,虚假就业信息、求职陷阱,不同类型的就业歧视和违约现象客观存在。侵权现象越多,就业越难,就业权益保障越应该加强,从根本上保证求职者在就业中的基本权利,还需要通过政府立法调整、健全组织机构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不断巩固提高毕业生就业保障的力度、效果和质量。
张辉韩春光
关键词:北京高校侵权行为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旨在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韩春光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
高职学生就业质量因素影响调查分析——基于北京地区数据被引量:7
2018年
基于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库,采用美国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就业起薪、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维度,揭示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核心,探寻其中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表明,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起步年薪、获得福利保障、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和稳定度有所增长,但是专业对口率和学生的满意度没有显著改善;虽然投递简历数、面试邀请数和求职总花费等都对获得稳定的工作有帮助,但是其中性别、家庭状况和父母的发展因素对高职毕业生获得稳定和发展前景的工作产生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的策略在于,统筹推进类型、层次、专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匹配度;实施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高职毕业生到与专业对接紧密的行业就业、基层就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实行毕业生人力资本补偿收益机制和保障机制,关心毕业生在基层的职业发展。
韩春光许艳丽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利用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政策调研项目的数据(针对2014届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实证分析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工作体现出就业意愿与就业结果差异性较大,就业地域和就业单位不平衡的特点;国家的就业政策、毕业生择业的自由度与外部舆论正向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同时,毕业生对中小微企业的关注程度,也会影响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该研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宣传、执行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有一定意义。
韩春光吴正王智丽
关键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政策执行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平稳.但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是新增就业人口的重要载体。在就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要避免“变通”“走样”,保证政策有效执行。
韩春光许艳丽王智丽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毕业生就业企业技术进步就业人口
变革环境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被引量:2
2011年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高校毕业生是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其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发挥着引导、平衡和保障的重要作用。
韩春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服务体系胡锦涛总书记
中小微企业大学生员工主动离职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6年
基于"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本研究选取其中已经毕业1-2年的有中小微企业工作经历的大学生,使用频率分析、交叉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其就业及其离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小微企业大学生员工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为"薪资福利低"、"个人发展空间不够"等;大学生员工的学历层次,入职企业的福利保障、发展前景、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满意度和入职渠道等因素对主动离职均有显著影响。该研究对中小微企业完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构建企业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王智丽庞星星韩春光
关键词:主动离职影响因素
北京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对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2011年北京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结果分析,了解毕业生求职结果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从关注毕业生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培养需求的角度,提出北京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对策建议。
张辉苏秀丽韩春光
关键词:北京高校学科专业就业状况
“弱势”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援助
2013年
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来自贫困家庭、具有生理或心理疾患的大学生群体,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谋求发展的需要正在逐步提升,这是他们获得社会竞争能力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由于这些处于学业和就业"弱势"状态的大学生群体会遇到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就业障碍,因此他们能否顺利就业是高等教育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对促进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王淑敏韩春光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就业援助高等教育现代化社会竞争能力贫困家庭心理疾患
毕业生的职业探索对角色转化的影响
2016年
毕业生求职期,是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探索、体验、理解职业特点和社会角色,并形成自己对职业认识的关键时期。初次求职经历甚至成为毕业生决定是否从事社会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依据伊根和寇文提出的大学生生涯发展任务理论,通过一毕业生柯瑞探索职业的经历,探讨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如何认识自我,如何理解职业,如何确定工作岗位。研究发现,毕业生在其求职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是求职者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的必然现象,对毕业生生涯发展观、职业价值观、职业策略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韩春光许艳丽
关键词:毕业生角色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