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斌
-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血栓弹力图观察活血利水法对髋部骨折术后凝血状态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观察早期应用活血利水法治疗对髋部骨折术后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术后次日起口服活血利水类中药汤剂,7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术后第1、第7日测定患者大腿围及TEG指标。结果术后第1日,2组大腿围、TEG指标及凝血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日,治疗组CI值、MA值、α角低于对照组,K时间高于对照组,大腿围小于对照组,血液高凝患者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部骨折术后早期应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肿胀,改善患者TEG指标,减少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加速术后康复。
- 宋洁菲周迎光胡妍陈建斌
- 关键词:活血利水法桃红四物汤五苓散血栓弹力图
- 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锻炼结合中药熏洗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27例在常规术后功能康复锻炼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治疗4个疗程。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比较,优良率治疗组83.3%、对照组51.8%,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配以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踝关节功能恢复。
- 周迎光杨骏刘怀莹陈建斌程宗敏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中药熏洗
- 桃红四物汤加味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味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联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WBHSV)、全血低切粘度(WBLSV)、血浆粘度(PS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4 d,两组的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口渴尿赤症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疼痛、肿胀、瘀斑、局部压痛、口渴尿赤症候积分分别为(0.72±0.24)、(0.86±0.26)、(0.61±0.21)、(0.79±0.25)、(0.67±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79±0.45)、(1.57±0.35)、(1.64±0.39)、(1.59±0.38)、(1.66±0.4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 d,两组的WBHSV、WBLSV、PSV、HCT、PAg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的WBHSV、WBLSV、PSV、HCT、PAgT水平分别为(5.02±0.47)mPa·s、(7.23±0.46)mPa·s、(1.63±0.24)mPa·s、(40.16±5.31)%、(35.39±4.59)%,均低于对照组的(6.74±0.53)mPa·s、(8.39±0.53)mPa·s、(1.89±0.32)mPa·s、(48.95±5.98)%、(61.35±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中应用有助于降低症候积分,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迎光陈建斌李亚伟张宗余林小平胡军洪钱
-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加味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并发症
- 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医疗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医疗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以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7d时HSS评分为(89.98±6.18)分,高于对照组,最早负重时间为(2.15±1.0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2±0.18)个月,住院时间为(15.12±0.59)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33、8.526、9.664、12.633,P<0.05)。结论解剖钢板固定联合中医疗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对术后骨折愈合进行有效促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陈建斌
- 关键词:解剖钢板固定中医疗法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
- PFNA与APNA结合独活寄生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及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探讨PFNA和APNA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及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20年7月至2021 7月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髓内钉固定方法的不同分为PFNA组和APNA组。PFNA组采用PFNA髓内钉,APNA组采用APNA髓内针。两组术后均服用独活寄生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大腿外疼痛评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APNA组股外侧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显著低于PFNA组(P0.05)。PFNA组有0例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刀片穿透股骨头,0例内固定松动或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8.8%;APNA组有0例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0例刀片穿透股骨头,0例内固定松动或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5.9%。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APNA髓内钉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加速骨折愈合,缓解股骨疼痛,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然而,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差异。
- 王振凡周迎光陈建斌
- 关键词:PFNA独活寄生汤股骨粗隆间骨折
- 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1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正骨手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8,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02±1.05)周,短于对照组的(13.88±0.59)周,住院时间为(22.02±1.28)d,短于对照组的(25.98±2.85)d,术后3 d时的VAS评分为(3.12±0.18)分,低于对照组的(5.29±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7、10.237、9.113,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5.12±2.88)分,高于对照组的(75.15±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3,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对骨折愈合进行有效促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 陈建斌
-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中医正骨手术治疗
- 中药沙袋热敷用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中药沙袋热敷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行常规膝关节功能恢复训练,治疗组配合中药沙袋热敷。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组优良率88.1%、对照组优良率62.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辅以中药沙袋热敷,可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周迎光刘怀莹陈建斌
- 关键词: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中药热敷
- 盘腿法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内外成角畸形
- 2003年
- 陈建斌
- 关键词: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 MRI对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膝关节骨坏死根据坏死发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自发性骨坏死和继发性骨坏死。1968年Ahlbck等[1]首次报道了股骨内侧髁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ONK),又称Ahlback病。SONK定义为发生于股骨内侧髁负重面深层、原因不明的局部坏死,个别情况下骨坏死部位可出现于股骨外侧髁或胫骨平台[2]。随着MRI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老年人的膝关节MRI检查增多。
- 许开喜卞绍亚陈新建徐行茹王金刘怀莹陈建斌
- 关键词:MRI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股骨髁局部坏死骨髓水肿
- 舒筋汤治疗痹痛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舒筋汤治疗痹痛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方法:8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筋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和麻木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VAS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麻木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筋汤治疗痹痛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陈建斌
- 关键词:舒筋汤颈椎病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