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量
  • 1篇低分子量肝素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栓塞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特点
  • 1篇疏松性
  • 1篇栓塞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髓内钉

机构

  • 4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4篇李岩
  • 1篇贺强

传媒

  • 2篇山西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后静脉血栓的有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9
2018年
背景:关于静脉血栓栓塞的最佳预防策略目前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于具有较高风险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尚没有完全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血栓预防药物。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后应用阿司匹林预防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凝组和风险分层组各150例,其中男88例,女212例;年龄49-85岁。常规抗凝组均接受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风险分层组术前根据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分层,64例低风险患者接受阿司匹林预防治疗,86例高风险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统计患者术后90 d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伤口感染、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结果与结论:(1)随访术后90 d内共有39例(13%)出现并发症。其中6例(2%)发生症状性深静脉血栓,19例(6.33%)发生伤口并发症。常规抗凝组和风险分层组各有3例(2%)发生症状性深静脉血栓;(2)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风险分层低风险组)症状性深静脉血栓、近端深静脉血栓和远端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率分别为1.56%(1例),1.56%(1例),4.68%(3例)和0%;而接受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常规抗凝组和风险分层高风险组)上述指标发生率分别为2.12%(5例),0.85%(2例),5.08%(12例)和0.42%(1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常规抗凝组发生伤口并发症11例,风险分层组8例(χ2=506,P=0.318);(4)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风险分层低风险组)伤口延迟愈合、表浅伤口感染和深部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6%(1例),0%,1.56%(1例),接受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患者(常规抗凝组和风险分层高风险组)分别为5.51%(13例),1.27%(3例)和0.42%(1例);(5)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与低分子量肝素均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于低风险患者,阿司匹林的多模式血栓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张杭张志强贺强何云利张乾冯哲李岩何森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静脉血栓栓塞阿司匹林低分子量肝素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29例(单侧组)、双侧椎弓根入路27例(双侧组),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术后腰背部疼痛及再发临近椎体骨折风险。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34.6±7.4)min,双侧组(56.0±10.0)min(P<0.05);单侧组术中骨水泥轻微渗漏4例(13.8%),双侧组2例(7.4%,P>0.05);两组术后腰背部疼痛评分均开始降低,术后4个月双侧组评分显著低于单侧组(P<0.05);单侧组发生临近椎体再发骨折4例,双侧组2例(P>0.05)。结论:双侧入路PVP对缓解患者远期腰背部疼痛更有优势,但手术时间较长。
李岩范华侨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颈椎病牵引治疗研究进展
2012年
目的:反映近年来牵引冶疗颈椎病的最新进展,为相关的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及部分国内外杂志的参阅。获中英文文献50余篇,结果: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多样性,各种方法都有肯定疗效。结论:我们认为临床应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颈椎病和不同颈椎曲度而进行个体化设定,选择好最佳的牵引角度、重量和牵引时间。由于疗效评价的不统一性,无法筛选出颈椎病的最佳牵引方法,有待于统一疗效评价标准并矛展相关的基础研究。
李岩
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治疗方法进展
2010年
股骨转子闽骨折是临床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4%。但由于老年患者常并存潜在的内科疾患,伤后若长期卧床易产生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的生命。日前基本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坚强目定,使患者早期活动。内目定是骨折复位的常用方法,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是目前普遍应用的内固定物。任何目定物都有其适应的指征,没有一种在任何恃况下都适用的固定物。因此,应根据骨折类型、固定物的生物力学特点,及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还应遵循操作原则,完善手术技巧,合理设计、改进内固定器械,将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岩
关键词:全身骨折股骨粗隆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老年患者内固定物生物力学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