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ntestinal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PD患者83例,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分为IBS组21例(25.3%)和非IBS组62例(74.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关量表评分及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分析发生IBS的相关因素。结果:IBS组非运动症状评估量表(non-motor symptoms scale,NMS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4评分高于非IB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是PD患者发生IB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IBS组中9例IBS出现在运动症状前,12例出现在运动症状后。IBS出现在运动症状前患者NMSS评分高于IBS出现在运动症状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IBS是PD患者的常见症状,合并IBS的PD患者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等非运动症状更严重,焦虑与PD患者发生IBS相关,IBS发生在运动症状前的PD患者焦虑症状更严重。
- 马宇敏张玲玲沈丽华刘肇修陈伟观
- 关键词:帕金森病肠易激综合征焦虑
- 同时伴双侧丘脑旁正中及双侧中脑旁正中梗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5年
- 丘脑的血供具有多源性特征,其梗死病灶多表现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受累者临床罕见。既往研究表明,双侧丘脑梗死仅占全部缺血性卒中的0.6%[1,2]。中脑的血管解剖可分为4个区,包括旁正中区、前外侧区、外侧区及背(后)侧区,其中旁正中区发生的缺血性卒中即为中脑旁正中梗死。双侧中脑旁正中梗死,自1912年被首次报道后,国内外目前少量报道。而合并双侧丘脑旁正中及双侧中脑旁正中梗死的病例临床更加少见。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24年5月收治1例同时伴双侧丘脑旁正中及双侧中脑旁正中梗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笔者现将该患者的病史及影像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张玲玲马松华周宏智马丹王竞立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房颤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以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联合应用所取效果。方法:研究时间确定为2023年3月-2024年3月,抽检入组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样本量为92例,利用数字双盲法分组处理,对照组、观察组占比均等,予以对照组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展开康复训练,对比干预效果,评价指标包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MBI指数)、平衡能力(BBS评分)以及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MBI指数、BBS评分、FMA评分,统计值均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患者MBI指数均提高,测定数值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为(P<0.05),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后,BBS评分、FMA评分对比显示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具有较高可行性,有利于改善肢体平衡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可以加速神经功能恢复进程,继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借鉴价值,可推广。
- 郑思杭张玲玲蒋芝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
- 巴曲酶结合丁苯酞治疗更年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效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巴曲酶结合丁苯酞对更年期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疗效。方法:更年期CIS患者96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成巴曲酶组33例、丁苯酞组32例、联合组31例,巴曲酶、丁苯酞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巴曲酶和丁苯酞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巴曲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NIHSS评分及NF-κB、TNF-α、IL-6等炎性因子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14 d、90 d的FIB含量、脑梗死体积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更优(P<0.05)。3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比巴曲酶组、丁苯酞组更显著(P<0.05)。3组治疗后的NF-κB p65、TNF-α、IL-6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降低与巴曲酶组、丁苯酞组相比更显著(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巴曲酶组和丁苯酞组(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更年期CIS患者有效。
- 包青滢江齐群马松华张玲玲
- 关键词:巴曲酶丁苯酞更年期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
- 偏瘫患者走路步态纠正训练器
- 本发明公开了偏瘫患者走路步态纠正训练器,涉及步态纠正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和扶手架,所述伸缩机构的伸缩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抬腿机构,所述抬腿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抬脚机...
- 张玲玲马松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源性膀胱辅助装置,包括固定在特定位置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下部分别安装有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且推压装置和吸取装置通过活动杆的上下移动相互作用。所述的推压装置包括与活动杆固定的上活动块,且上活动块位于固...
- 马松华张玲玲
- 文献传递
- 手部康复锻炼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部康复锻炼器,包括基座及其两侧对称设置的设有按压块,所述基座与按压块之间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所述基座分别为左右两部分,两部分基座之间通过拉伸弹簧连接。所述按压块外侧设有连续的弧形凹槽,两部分基座上分...
- 张玲玲马松华
- 文献传递
- 双侧对称性桥臂、大脑脚梗死一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双侧对称性桥臂、大脑脚梗死为极其罕见的后循环梗死。本文分析了1例合并双侧对称性桥臂和大脑脚梗死的患者,并回顾文献,通过详细的病史资料及影像检查等明确病因。
- 马松华马丹张玲玲江齐群
- 关键词:脑梗塞脑桥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脑钠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4年
-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脑钠肽(BN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100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35例。另选同期接受体检的150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ST2、BNP水平。分析sST2、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的血清sST2水平低于对照组,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的sST2水平低于轻度组,BNP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BNP水平高于中度组,sST2水平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其年龄、有无高血压史、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史及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有关(P<0.05)。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糖尿病史、TC、CRP、Hcy、LDL、BNP、sST2为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BN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sST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P<0.001)。sST2、BNP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sST2、BNP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sST2、BNP水平变化,可有效评估其疾病发展情况,有利于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sST2、BNP联合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诊断效能较好。
- 包青滢张玲玲马松华陈晓波蒋芝江齐群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脑钠肽
- 浅谈初产妇的健康教育
- 2004年
- 张玲玲
- 关键词:初产妇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疾病预防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