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曼

作品数:29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白城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向日葵
  • 6篇基因
  • 5篇选育
  • 5篇燕麦
  • 5篇栽培
  • 5篇栽培技术
  • 4篇油用
  • 3篇选育及栽培技...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杂交
  • 3篇杂交种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3篇分子标记
  • 3篇SSR
  • 3篇除草
  • 2篇选育研究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机构

  • 28篇白城市农业科...
  • 2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28篇张曼
  • 18篇田娟
  • 12篇牛庆杰
  • 12篇李慧英
  • 10篇张雷
  • 9篇王春龙
  • 7篇刘壮
  • 7篇郭来春
  • 5篇任长忠
  • 5篇魏黎明
  • 4篇孙敏
  • 3篇贾云峰
  • 2篇原亚萍
  • 2篇李晓薇
  • 2篇刘宏魁
  • 2篇薛丽静
  • 2篇张义
  • 2篇田娟
  • 2篇冷静文
  • 1篇李玉

传媒

  • 5篇农业科技通讯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宁夏农林科技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第八届全国向...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农村科学实验
  • 1篇玉米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南方农机
  • 1篇广东蚕业
  • 1篇菌物学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用向日葵抗除草剂亲本材料选育研究
利用外引的6个杂交种选育抗杀阔叶除草剂的油用型不育系和恢复系亲本材料,用其配制的新组合对同型除草剂同样具有抗药性,应用于生产可省工、高效、增产,同时可减少前茬除草剂药害.
李慧英孙敏刘壮牛庆杰于学鹏张雷张曼薛丽静
关键词:油用向日葵杂交种选育
文献传递
基于向日葵全基因组序列的SSR标记开发及鉴定被引量:3
2022年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目前有限的分子标记限制了向日葵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遗传性分析等研究。本研究根据已经发表的向日葵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SSR位点的标记开发,共检测到426196个双端含有100 bp SSR片段,具有引物的片段数量为156009个。向日葵SSR位点的重复类型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共占所有位点的90%。重复基序类型丰富,二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基序最丰富的类型分别是TA/TA、TTG/CAA、AAAT/ATTTA、ATTTT/AAAAT和AAAGTC/GACTTT,重复次数主要以4~10次为主。每条染色体选取10对SSR引物共170对引物在8份向日葵材料中进行检测,其中52对引物能进行有效扩增,并且20个引物在这些材料中具有多态性。本研究将为今后在构建向日葵SSR遗传图谱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曼田娟孙墨可董玉迪巴桑平措李慧英贾云峰牛庆杰
关键词:向日葵全基因组SSR
燕麦花药培养褐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组织褐化是困扰植物组织培养的3大难题之一,有效的减少褐化是燕麦花药培养是否成功的关键,结合近几年对燕麦花药培养的研究及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燕麦花药培养中引起褐化的机理、褐变产生的影响因素和克服褐变的建议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针对燕麦花药褐化现象对其以后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希望为解决燕麦花药培养技术中的褐化问题提供帮助。
田娟王春龙张曼孙墨可董玉迪郭来春李春花魏黎明加央多拉任长忠
关键词:燕麦褐化
燕麦光照不敏感基因SSR分子标记的引物筛选被引量:2
2017年
光周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燕麦(Avena sativa L.)是长日照作物,必须要经过长日照条件才能正常开花结实,这使燕麦的播种时间以及地理分布都受到了限制。以光照敏感品种白燕1号与光照不敏感品种VOA-8杂交,F_1自交得到210个F_2代群体。以白燕1号、VOA-8及F_2群体为材料,对306对SSR引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306对SSR引物中,25对在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多态率为8.17%。利用筛选出来的25对SSR引物对2个亲本和F_2个体进行进一步检验,9对引物在群体间存在多态性,可用于群体筛选。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构建燕麦SSR遗传连锁图谱和进行燕麦F_2代群体光照不敏感基因QTL定位提供了帮助。
张曼田娟刘宏魁郭来春王春龙原亚萍任长忠
关键词:燕麦SSR分子标记
西瓜套种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向日葵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向日葵种植面积直线下滑。菌核病已成为阻碍向日葵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民有种植向日葵的愿望,但苦于无法抵御菌核病的危害。采用瓜葵套种栽培模式,垄宽、株距大,通风透光好,可有效降低湿度,显著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提高农民种植向日葵的积极性,增加向日葵的种植面积。本文作者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西瓜套种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王祉诺李慧英张雷张啸巴桑平措于学鹏刘壮张曼陈世军牛庆杰
关键词:向日葵西瓜套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LZ-8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灵芝原生质体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灵芝Ganoderma lingzhi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但是,作为一种营养和保健价值都非常高的大型担子菌,灵芝还缺乏完善的转基因方法和安全转基因体系。本研究建立了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过表达系统,并利用真菌特异性启动子GPD、终止子NOS和目的基因LZ-8构建真菌特异性双T-DNA表达载体p SB130NG-LZ8;利用溶壁酶提取灵芝原生质体,并用FDA染色法检测灵芝原生质体活性,原生质体成活率约为80%。通过PEG转化法对灵芝原生质体成功进行了转化,转化得到的原生质体在带有潮霉素抗性平板上长出,转化率为3–4/μgpSB130NG-LZ8+107个原生质体。转化子通过PCR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检测,获得LZ-8在灵芝中的过表达。
孙墨可张曼田娟李晓薇李海燕李玉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
综述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要想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则转录组研究是研究的主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转录组测序技术已在动植物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生物上的运用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基础,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未知基因挖掘、分子标记及相关代谢途径三个方面,参考近几年发表的有关转录组研究的文献,综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在各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孙墨可孙晓文田娟董玉迪郭来春王春龙张曼
关键词: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白城地区播期和播量对藜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选出白城地区藜麦的最佳播种期和播种量。[方法]以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系选品系编号2013-BL113藜麦为材料,在白城地区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处理、播量为副处理,研究播期和播量对藜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迟,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无效分枝、单株重和小区产量受播期影响显著,有效分枝和第一次有效分枝部位受播种密度影响显著;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6日,最适宜种植密度为56700株/hm 2,产量最高达到2359.60 kg/hm 2。[结论]该研究对白城地区藜麦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田娟张曼孙墨可董玉迪王春龙李春花冷静文魏黎明
关键词:播种时期种植密度农艺性状
向日葵品种SSR荧光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本研究以2001年至2015年间审定的16个向日葵主要品种为材料,利用22对SSR荧光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法进行了DNA指纹图谱的构建和遗传关系分析。22对SSR引物共检测出48个多态性片段,大小在100~341 bp之间。每个SSR位点变异范围为2~4个等位基因,平均检测到多态性位点2.18个。多态性信息指数的变化幅度为0.706~0.924,平均值为0.887。对4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进行数据记录,建立了各品种特定的SSR指纹图谱。其中的一个引物组合ORS338/ORS229/ORS230/ORS959/ORS316可区分所有的供试材料,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聚类分析中,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 0~0.958 3之间,平均为0.668 1,表明这16个向日葵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此工作的开展满足了目前日益增长的品种鉴定的需要,为今后采用SS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进行向日葵品种资源的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关系分析提供了依据。
田娟张曼孙墨可张雷李慧英董玉迪于海燕李伟牛庆杰
关键词:向日葵SSR荧光标记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食用型向日葵品种JK11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5年
高产抗病食用型向日葵品种JK116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518A为母本、恢复系1002R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食用型向日葵杂交种。2016-2017年参加吉林省向日葵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76.42 kg/hm^(2),较对照(TCK-12)增产9.91%。该品种的特点是熟期适中、品质优良、丰产性、抗逆性突出,适宜在吉林向日葵种植区春播。
王祉诺于学鹏巴桑平措张雷刘壮张曼牛庆杰李慧英
关键词:食用型向日葵选育栽培技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