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文俊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肋骨内固定术后不放置胸管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体现
- 2016年
- 目的讨论肋骨内固定术后不放置胸管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多发性肋骨骨折进行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手术共53例,术后常规放置胸管24例归为A组,术后不放置胸管29例归为B组,对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住院天数、肛门有效通气时间、肺膨胀不全和胸腔积液积气等并发症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结果两组在手术后住院天数、疼痛程度评分、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差异表明B组优于A组(P<0.05)。结论肋骨内固定术后不放置胸管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行且安全有效。
- 俞文俊唐会峰
- 关键词:肋骨内固定快速康复外科
- 穿刺用快速定位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刺用快速定位辅助装置,包括粘在人体体表上的透明亲肤膜、导轨丝、滑块以及转动头,透明亲肤膜沿其长度方向粘接有导轨丝,透明亲肤膜对应所述导轨丝位置处的周围开设有槽口,导轨丝上穿设有滑块,滑块在槽口内沿导轨...
- 俞文俊
- 一种可调节的腔镜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腔镜固定装置,包括立杆,可活动地设于立杆上端的第一万向球,与第一万向球固定连接的锁扣,与锁扣套接并可由锁扣锁止且横向设置的距离调节杆,与距离调节杆固定连接的第二万向球,与第二万向球固定连接的连接...
- 俞文俊
- 文献传递
- 血必净对连枷胸患者行肋骨内固定后合并肺挫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连枷胸行肋骨内固定后合并肺挫伤患者采用血必净治疗的临床效果。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连枷胸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肋骨内固定手术并术后合并肺挫伤。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并给与抗感染、祛痰止血等方式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肺损伤情况以及感染情况。观察组在ICU住院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肺损伤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3d及7d,观察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肺部感染2例,占5.0%;对照组中发生肺部感染9例,占2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对连枷胸肋骨内固定术后合并肺挫伤患者有明显治疗作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损伤,且有效促进抗感染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俞文俊唐会峰张欢
- 关键词:连枷胸肋骨内固定肺挫伤血必净疗效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43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0月—2011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43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9年9月治疗的外伤性气胸患者5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单腔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28号硅胶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切口疼痛11.63%,皮下气肿6.98%,切口出血2.32%;对照组切口疼痛82.35%,皮下气肿31.37%,切口出血27.45%。两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外伤性气胸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 俞文俊
- 关键词:外伤性气胸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
- 多层螺旋CT对脏层胸膜浸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脏层胸膜浸润的判定及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7例NSCLC患者,其中有脏层胸膜侵犯(VPI)患者22例(VPI组),无VPI患者65例(非VPI组),比较患者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无疾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率(OS)差异。结果 VPI组肿物紧贴胸壁的比例为72. 73%,明显高于非VPI组(P <0. 05); VPI组和非VPI组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和表面皱缩纹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MSCT诊断VP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77. 17%、76. 67%、54. 84%和90. 20%。结论 MCST对发现脏层胸膜侵犯可提供较好证据,临床治疗时应给予重视。
- 管庶春何江波唐会峰顾勤曹丹俞文俊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