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慧敏

作品数:5 被引量:9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剖宫产
  • 1篇地诺前列酮
  • 1篇地诺前列酮栓
  • 1篇丁三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新生儿窒息发...
  • 1篇引产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窒息
  • 1篇窒息发生率
  • 1篇妊娠
  • 1篇三醇
  • 1篇随机对照研究
  • 1篇缩宫素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剖宫产产后
  • 1篇剖宫产产后出...
  • 1篇剖宫产术

机构

  • 4篇北京市健宫医...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北京美中宜和...

作者

  • 4篇王慧敏
  • 2篇杨锦芝
  • 2篇欧阳林
  • 2篇岳立军
  • 2篇王春芳
  • 1篇郝伟
  • 1篇王瑗
  • 1篇董琳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42例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栓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组阴道置入地诺前列酮栓。观察并比较两组引产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性状、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引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阴道分娩率(76.79%)、羊水清(85.71%)、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9.47±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诺前列酮栓可促进宫颈成熟,有利于阴道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健康。
刘彤杉王慧敏岳立军杨锦芝王瑗王春芳葛艳云欧阳林马静泽董琳
关键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地诺前列酮栓宫颈成熟
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2
2013年
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治疗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76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即刻宫壁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莫非管静脉滴注卡贝缩宫素100μg。治疗组胎儿娩出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子宫肌壁间再直接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观察2组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及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卡贝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王慧敏刘彤杉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剖宫产高危因素产后出血
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娩出胎儿结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娩出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患者68例进行抽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新式剖宫产术,实验组予以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0.82±5.64)min明显大于对照组(23.65±4.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量及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260.62±50.23,5.23±2.13)与对照组(262.31±51.43,5.02±1.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娩头困难率、重度窒息发生率(7.89%、5.26%)与对照组(5.26%,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娩出胎儿结局有重要影响,应足够重视。
刘彤杉郝伟岳立军杨锦芝王慧敏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
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对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市健宫医院和北京市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产房试产实施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分娩的4025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实施旧产程标准分娩的3986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和分娩并发症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钳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因胎儿呼吸窘迫产钳助产率高于对照组,因缩短第二产程以及持续性枕位异常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因产妇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头盆不称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与助产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妇产钳助产、中转剖宫产发生率,并且未增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春芳王慧敏欧阳林
关键词:分娩过程产钳窒息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