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气分析在轮状病毒肠炎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血气分析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丹麦雷度ABL90型血气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包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前、脱水纠正后及脱水纠正24小时后动脉血气分析及离子分析检测。结果轮状病毒肠炎小儿均存在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治疗前,脱水纠正后及脱水纠正24小时后血气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气分析对判断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有重要意义。
- 杨宁
- 关键词: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血气分析
- 儿童食物过敏临床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儿童食物过敏情况,探讨过敏性家族史、性别、分娩方式对儿童食物过敏的影响,不同年龄段食物过敏的分布,本地区容易导致食物过敏的种类、食物过敏共患疾病。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1月就诊于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的0~14岁儿童515例。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患儿血清进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检测,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性别、分娩方式非参数进行二项式检验;采用Excel自定义函数对过敏性家族史、不同年龄组人数及各组过敏食物频次进行统计;用自编小程序对共患过敏性疾病组合进行统计。结果(1)男童食物过敏人数(306例)多于女童(2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父母均无过敏性疾病史的患儿109例,占总病例数的21.17%;父母至少一方有过敏性家族史的共406例,占总病例数的78.83%。其中228例(44.27%)父母一方有过敏史,178例(34.56%)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3)515例食物过敏原阳性儿童中,婴儿期10例(1.94%),幼儿期37例(7.19%),学龄前期235例(45.63%),学龄期192例(37.28%),青春期41例(7.96%)。食物过敏原阳性率最高的是牛奶(444次),其次是鸡蛋白(70次)、腰果(57次)、蟹(37次)、牛肉(26次)、杧果(24次)、虾(21次)、菠萝(6次)、贝(1次)。牛奶蛋白在各年龄段中均为最主要的过敏原。(4)515例食物过敏患儿中,单一食物过敏399例,占77.47%;多重食物过敏(2种及2种以上食物过敏)116例,占22.53%。(5)食物过敏合并疾病以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合并过敏性鼻炎为最多,共267例;其次为过敏性鼻炎合并慢性咳嗽(共192例)、食物过敏性相关消化道疾病合并慢性咳嗽(共124例)。结论14岁及以下儿童中,牛奶是食物过敏的主要致敏原,食物过敏患儿以胃肠道症状最常见。
- 于桂花杨宁谷明月石小娟赵静苏然陈孟利徐友宁王美燕周婷
- 关键词:食物过敏儿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 阿奇霉素5天疗程与7天疗程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对比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5天疗程与7天疗程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差别。方法将1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5天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连续静滴7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效率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奇霉素5天程治疗与7天疗程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前者可减少用药频率。
- 杨宁
- 关键词:小儿阿奇霉素支原体肺炎
- 静点不同浓度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1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给予静点阿奇霉素不同浓度设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0例),前者给予1mg/ml,后者给予2mg/ml抗感染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肝功能结果及临床症状,对比其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胸部影像学好转时间、肝功能的变化以及咳嗽缓解时间与对照组患儿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出现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1mg/ml和2mg/ml两种不同浓度输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无显著差异,以2mg/ml浓度输注阿奇霉素不会增加肝损伤及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情况,但以2mg/ml的浓度静点可以减少输液时间,患儿及家长更易接受。
- 杨宁
-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疗效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给予丙种球蛋白剂量不同设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4例),前者予高剂量,后者予低剂量,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疗效指标及冠脉病变情况。结果对照组血沉、PLT及CRP水平比观察组低(P <0.05);观察组热退时间及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冠脉病变率7.14%,比对照组低22.72%(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杨宁
-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