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琨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阳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的8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双侧肌间隙入路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用正中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3d时疼痛程度,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时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对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创伤较小,可缓解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李琨 刘韶华关键词:腰椎滑脱症 正中入路 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9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将行局部取穴针刺治疗的49例患者纳为对照组,将局部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的47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及颈椎功能变化情况[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量表(FS-CSA)]。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和FS-CSA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经局部与远道取穴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疗效确切。 刘韶华 李琨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9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单纯内侧间室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指标(住院时间、膝关节屈曲90°用时)和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膝关节屈曲90°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单髁置换术治疗单纯内侧间室KOA患者,可缩短康复时间,减轻患者短期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李琨 刘韶华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人工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010年 李琨关键词:护理 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及护理标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及护理标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收治的1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选择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1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及护理标识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形成、跌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及护理标识干预,能够减少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刘韶华 李琨 朱丽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以问题为中心 护理标识 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术后康复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2例LDH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行椎间孔侧后方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观察组行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等,以及采用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以及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手术失血量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5.12%(39/41)与对照组90.24%(37/41)相比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8%(2/41)与对照组7.32%(3/4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侧后方入路与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LDH,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疗效良好,并发症少,而后路椎板间入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刘韶华 李琨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功能 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在股骨颈骨折(FN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医院接受手术(半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2例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上给予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和护理12周后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健康信念[Champion健康信念量表(CHBMS)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Ⅱ量表(HPLP-Ⅱ)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舒适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运动恐惧程度[Tampa运动恐惧量表简表(TSK-11)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HH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12周后SPBS评分低于对照组,CHB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12周后GSES、HPLP-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12周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12周后TSK-11评分低于对照组,HH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可减轻FNF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运动恐惧程度,提高其健康信念、自我效能、健康行为、睡眠质量及舒适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更好地恢复。 李琨 石莹 范慧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健康信念 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6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KSS Knee Sco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SS Function Scor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移动终端的信息化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增强自主锻炼意识,从而提高康复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李琨 刘韶华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 移动终端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