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玉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草地
  • 3篇饲料
  • 3篇饲料化
  • 3篇萌发
  • 3篇牧草
  • 3篇秸秆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技术
  • 2篇动态监测
  • 2篇羊草
  • 2篇幼苗
  • 2篇幼苗生长
  • 2篇栽培
  • 2篇植被
  • 2篇饲料化利用
  • 2篇土壤
  • 2篇种子
  • 2篇苜蓿
  • 2篇效果评估方法
  • 2篇苗生长

机构

  • 17篇白城市畜牧科...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滨州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白城市洮北区...
  • 1篇洮南市畜牧兽...
  • 1篇白城市畜牧兽...

作者

  • 17篇李景玉
  • 5篇鲁英
  • 4篇马红媛
  • 4篇赵丹丹
  • 2篇郭艳芹
  • 2篇宗明
  • 1篇夏江宝
  • 1篇孙学奇
  • 1篇董李勤
  • 1篇杨帆
  • 1篇崔爱学
  • 1篇吴琨
  • 1篇罗颖辉
  • 1篇孙兴智
  • 1篇沈晓海
  • 1篇郑长华
  • 1篇姜诚
  • 1篇刘波
  • 1篇孙长英
  • 1篇李强

传媒

  • 5篇农业与技术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饲料
  • 1篇土壤与作物
  • 1篇畜牧产业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2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草地恢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草地恢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智能评估模块;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评估区域的综合地理信息;在信息...
赖宪明 马红媛李景玉鲁英 李文利 李恩伟 张营超 韩东辰 王笛 倪志阳
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被引量:12
2018年
土壤含水量是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的关键环境因子。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2.5%、5%、7.5%、10%、20%和30%)对紫花苜蓿和羊草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和羊草种子的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均显著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苜蓿和羊草的出苗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苜蓿种子在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出苗率最高(93%),土壤含水量为30%时最低(2%);在5%土壤含水量时羊草出苗率最大(76%),在30%含水量时最低(9%);随着含水量增加,紫花苜蓿和羊草幼苗根苗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7.5%~10%更适宜于紫花苜蓿种子出苗及幼苗生长,羊草种子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7.5%;综合出苗率和幼苗的生长情况,适宜苜蓿和羊草播种和幼苗生长的土壤水分含量分别为7.5%~10%和5%~7.5%。
杨焜马红媛马红媛杨帆杨帆赵丹丹董李勤
关键词:紫花苜蓿羊草土壤含水量出苗率幼苗
基于修饰电极测定饲药同源植物草木犀中木犀草素的方法
2025年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高效、快速测定饲-药同源植物草木犀中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的方法。为提高电极性能制备石墨烯/DMF复合膜材料修饰电极,用于木犀草素样品测定,对溶出峰电流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在2.0×10^(-7)~2.8×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Ip=0.496x-0.0003(R^(2)=0.9785),用于实际样品测定也得出较为理想的结果,并对干扰离子进行了研究,为电化学传感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孙萍萍李景玉王笛李达韩东辰赖宪明庄长楠倪志阳陈希铷
关键词:石墨烯修饰电极木犀草素
味精生产副产物玉米渣-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动物采食量少。为达到饲喂标准,同时减少饲喂时精饲料的添加量降低养殖成本,需要对秸秆进行饲料化加工。本文通过基于在玉米秸秆中添加味精厂副产物玉米(糖)渣生产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分析玉米渣在秸秆饲料化利用中的制约因素与应用前景,综述玉米渣和玉米秸秆混合生物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利用方式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旨在解决秸秆饲料的季节性利用限制及规模储存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和工业生产副产物的饲料化利用,为新型绿色饲料开发提供参考。
孙萍萍王笛李达李景玉赖宪明韩东辰
关键词:玉米秸秆玉米渣微生物发酵饲料化利用
禁牧舍饲对母牛生产性能影响要素与对策研究
沈浇海郭艳芹赖宪明李强李景玉孙长英姜诚董殿平李广爱宗明于险峰刘波郑长华崔爱学潘庆君罗颖辉
1、任务来源:吉林省牧业管理局2、应用领域:农业3、技术原理:通过后裔生产性能测定提出了肉牛三元杂交的最佳组合;通过综合析因试验研究了日粮代谢能、蛋白质和环境温度等11个影响母牛生产性能的要素,探索了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和性...
关键词:
关键词:母牛禁牧舍饲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草地恢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草地恢复效果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包括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智能评估模块;通过信息采集模块采集评估区域的综合地理信息;在信息...
赖宪明 马红媛李景玉鲁英 李文利 李恩伟 张营超 韩东辰 王笛 倪志阳
当前牛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被引量:3
2024年
吉林西部地区畜牧业较为发达,是当地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牛产业发展面临复杂的现实因素与外部市场环境,为保证牛产业能够健康持续高效发展,提振养殖行业信心,度过产业发展低谷,多方举措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有些问题还需要尽快解决。本文围绕吉林西部地区牛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展开综述,以期对区域产业发展有现实参考意义,促进牛产业发展摆脱瓶颈,打开新局面。
李景玉李文利孙萍萍吴琨李恩伟韩东辰张营超王晶韩悦徐亚杰
关键词:牛产业
良种细毛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
孙学奇沈晓海刘爱国郭艳芹赖宪明李景玉王晶王旭庄长楠宗明刘笑扬毕俊国
1、研究工作完成情况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1研究了“新吉”细毛羊改良当地绵羊的效果,建立了品种改良技术规程,并利用MOET技术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细度在60s(24.3μm)以上的东北细毛羊经两代改良,F2代细度达到6...
关键词:
关键词:细毛羊良种繁育饲养管理
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温度、光照和埋深的响应被引量:22
2021年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世界人工草地重要的优良牧草。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温度、光照及埋深等环境因子的响应,对苜蓿草地的种植及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室内控制实验,分析了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恒温(10、15、20、25、30℃)、变温(6/15、10/20、15/25、15/30、20/30℃)、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24 h黑暗)以及埋深(1、2、3、4、5 cm)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苜蓿种子的萌发温度范围宽,在供试的10种恒温和变温下萌发率为50%~88%,且温度处理对苜蓿种子的萌发率没有显著的影响;黑暗对苜蓿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苜蓿种子萌发率为69%~88%,而24 h全暗条件下为50%~77%,其中10、15、30、10/20和15/30℃温度下,光照处理均显著高于全暗处理。埋深1~5 cm的苜蓿种子出苗率没有显著差异,且幼苗株高、干重、鲜重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埋深对苜蓿根生长存在显著影响,埋深1~2 cm根长度及重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埋深处理。以上结果表明,苜蓿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宽,恒温和变温下都有较高的萌发率,适合播种季节要求宽泛;黑暗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田间种植苜蓿的最佳埋深为1~2 cm。
李阳亓雯雯李绍阳赵丹丹李景玉李景玉
关键词:苜蓿萌发人工草地埋深光照
吉林西部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3年
我国作为世界秸秆产量的第1大国,目前尚有20%左右的秸秆被焚烧或者废弃,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秸秆饲料化利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在吉林省西部白城市2a调研结果,总结综述秸秆的组成成分、焚烧秸秆的危害,分析秸秆饲料化的应用前景,提出在秸秆饲料化过程中,通过调控秸秆的合理回收、加工技术及注意事项,以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旨在为秸秆饲料化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李景玉赖宪明李达徐亚杰李延族王笛潘庆君徐宏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