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铁豆92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0年
- 铁豆92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铁00009-4为母本、铁丰3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大豆新品种。高油、高产,抗病性强,于2018年4月通过辽宁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 李兵
- 关键词:大豆选育栽培技术
- 长白山珍品圈白蘑人工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 2006年
- 刘敬娟陈中赫刘丽丽徐涛王桂艳李兵
- 关键词:人工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要点珍品国家发明专利蘑菇圈
- 辽宁省铁岭市微生物菌肥对花生网斑病流行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微生物菌肥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网斑病流行动态的影响,2022—2023年在辽宁省铁岭市花生生长区设计施加微生物菌肥和常规肥料的试验小区,对比2种施肥方式下花生网斑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末期土壤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相比施加常规肥料的小区,施加微生物菌肥的小区花生网斑病发病较晚,微生物菌肥、常规肥料2种施肥方式的2022年、2023年网斑病平均病株率分别为93%和100%,流行末期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34.60和41.45;土壤微生物测定显示,施加微生物菌肥小区的土壤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含量均高于常规肥料小区;土壤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小区的平均pH较常规肥料小区高0.5。研究结果为微生物菌肥在减轻花生网斑病发生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震孔飞李兵贾会丰李殿平朱久祥郑爽刘学良
-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网斑病病害流行土壤微生物
- 不同氮素水平对铁粳11号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2020年
- 研究了铁粳11号在低氮水平下的氮素利用率。研究表明与当地施纯氮量210 kg·hm-2相比,降低30%的氮肥施用量(147 kg·hm-2)未造成铁粳11号产量显著下降。减氮处理降低了铁粳11号叶片、茎鞘和穗中的氮素含量以及氮素累积量。减少了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比例,增加了氮素在穗中的分配比例,进而提高了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最终的产量相比正常施氮水平没有明显下降。可见当地常用施氮量对于铁粳11号偏高,在生产推广中应适当减少施氮量,以免造成氮肥浪费,降低经济效益。
- 李兵
- 关键词:氮肥氮素利用率
- 铁豆95不同种植地适应性鉴定
- 2020年
- 在不同地点种植大豆品种铁豆95,进行田间调查、室内考种、测产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铁豆95高油、抗病、抗倒伏;6地点在生育期、株高、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籽粒各种粒率、百粒重上不同,新宾表现较好。在亩产量、增产比上均不同,新宾、昌图、西丰表现最好。
- 李兵
- 关键词:适应性
- 铁岭市粮食增产对策被引量:1
- 2019年
- 从科学合理布局、扩大特色产业规模、坚持为农服务、加紧开展科研工作等4个方面提出了粮食增产增收的对策,以期促进粮食增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
- 郑爽富哲李兵
- 关键词:增产增收
- 微生物菌肥对花生网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植物病害流行学手段,通过微生物菌肥、常规肥料设计,明确两种施肥方式下花生网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采用温湿度记录仪、土壤检测仪对试验小区环境和土壤环境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从6月10日调查开始到流行末期,施加微生物菌肥和施加常规肥料小区平均温度分别为27.0℃和27.1℃,小区平均湿度分别为50.1%和49.9%,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为25.0℃和25.1℃,土壤平均湿度分别为51.1%和51.0%,土壤平均PH值分别为6.4和5.8,流行末期病情指数分别为35.5和42.8,病株率分别为94%和100%。试两种施肥方式下土壤环境的pH值存在差异。病害流行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为:施加常规肥料>施加微生物菌肥。通过计算机应用SPSS 27.0软件对所调查两种施肥方式的病情指数进行曲线回归分析,拟合出最适Logistic模型。应用该模型推导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盛发期、衰退期,指数增长期(始发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
- 刘震孔飞贾会丰刘学良张艳李兵鲁迪
-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花生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