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晓明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梗塞
  • 1篇动力学监测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内膜
  • 1篇心内膜起搏
  • 1篇心室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监...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稀释
  • 1篇血液稀释治疗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室壁
  • 1篇室壁瘤
  • 1篇室壁瘤形成

机构

  • 3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3篇尚晓明
  • 2篇刘志陶
  • 1篇赵碧琼
  • 1篇姜玉如
  • 1篇闫华
  • 1篇王思恩

传媒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3
  • 1篇199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容量血液稀释治疗急性脑梗塞(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被引量:1
1993年
Swan-Ganz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HH)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例。病变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损害,无严重心、肺、肾等并发症,年龄≤60岁,心搏出量(CO)、肺动脉楔压(PAWP)等10余项指标连续72h动态监测。稀释液选用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为主。治疗中如PAWP>2.00kPa(15mmHg),HH应停止或严密观察。如红细胞压积(HCt)>40%,可交换放血300ml,同时等速输入相同剂量706代血浆。自体血浆分离后回输。72h后解除Swan-Ganz导管及血流动力学监测,转入NCU继续按HH常规治疗,观察2个月评定疗放。6例患者CO均有明显上升,HCt等血粘度指数下降,而PAWP均未超过2.00kPa,说明HH治疗是安全的。临床痊愈、恢复工作或劳动能力者3例,显著进步、生活自理者2例,另1例有进步尚在治疗中。
司志国郭凤鲁刘志陶尚晓明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脑栓塞血液稀释
急性心肌梗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静脉右心室内膜起搏导管的临床应用
1992年
1987年11月~1989年7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2例,应用经静脉右心室心内膜临时和(或)永久起搏11例获得成功,现将结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与资料 1.1 本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1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54岁,平均64.4岁,全部患者均为急性心肌梗塞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其中下壁心肌梗塞6例,下壁加正后壁心肌梗塞3例,下壁加右室心肌梗塞1例。前壁心肌梗塞2例。起搏前最慢心率19次/分,最快心率40次/分,平均为29.9次/分,其中1例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5例发现室性心律失常,2例发生房性心律失常。
尚晓明刘志陶陈方张建书王思恩
关键词:心肌梗塞房室传导阻滞心内膜起搏
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早期诊断被引量:1
2000年
赵碧琼闫华尚晓明姜玉如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