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经络论治偏头痛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偏头痛的针灸新途径。方法 :对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辨经络组及常规组各6 0例 ,分别施治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方法的痊愈、显效、有效率分别为 2 3 3%、33 3%、 35 % ;13 3%、 18 4 %、 5 8 3%。经χ2 检验 ,P <0 0 1,说明辨经络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
- 刘钦华
- 关键词:经络偏头痛痊愈近期疗效组方
- 围灸加烟熏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小结被引量:10
- 1999年
- 带状疱疹属中医“丹”之范畴。就其临床表现为成簇水泡,沿神经分布成带状,单侧性,有明显神经痛的特点,较易诊断。我们从1993年起共收治了60例患者,用围灸加烟熏法与西药组对照治疗,在疗效、疗程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 刘钦华姜翟明
- 关键词:带状疱疹艾条灸中西医结合疗法
- 重灸督脉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强直性脊柱炎为针灸临床较少见之顽固性疾病,其表现:腰和(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或不对称性外周骨关节炎、尤其是下肢骨关节炎。症状持续≥6周;夜间痛或晨僵;活动后缓解;
- 夏金刘钦华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下肢酸痛骨关节炎顽固性疾病针灸临床
- 接气通经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刘钦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
- 面神经麻痹后遗症的针灸康复对策及预防初探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面神经后遗症的循证医学内容。方法:采用自创"无创痛经穴疗法"为主,配合现代医学局解理论之面神经分布,面部表情肌走向,周围神经再生及修复学说的中西医结合方法。结果:以针灸配合康复手段综合治疗,提出了预防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结论:该法具有广泛临床适应性。
- 刘钦华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综合疗法
- 难治性面瘫的经穴疗法探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采用经穴疗法辨证治疗难治性面瘫,通过探索比较来寻求难治性面瘫新的治疗途径。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经穴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个月后2组疗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疗法治疗难治性面瘫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本法无痛、无不良反应、无创伤、疗效快,老少皆宜,尤其畏惧针刺者,在治疗同时符合“人性化”新理念,临床疗效评价很高,值得推广。
- 王智娟刘钦华
- 关键词:难治性面瘫口僻
- 三伏贴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浅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三伏贴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通过药物、腧穴及天时的共同作用,达到补益阳气、抵御外邪、防治疾病的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整理和临床的总结,对影响其疗效的诸如用药、取穴、时机和刺激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浅析,以求临床疗效的最大化。
- 窦杰纪睿刘钦华
- 关键词:三伏贴冬病夏治影响因素
- 运用全息理论透刺百会治疗癫痫大发作的即时效应与远期观察被引量:6
- 1998年
- 运用张秀勤教授生物全息理论中头部全息,取相应头部所在区域透刺百会以泻火泄热、定惊开窃手法治疗癫痫大发作(GTCS),一般30S左右即可控制发作。远期观察本证复发(2年)20%,且具有非药物疗法而减少毒副作用的优点。 癫痫大发作(GTCS)主要表现在全面强直性痉挛,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及惊厥后期,持续时间约5~10minute。本症在短期内频繁发作,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常伴有高热、脱水、缺氧、酸中毒,易危及生命。需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否则会因脑缺氧而致智力下降。笔者临证急诊试用全息针治疗10例患者,均在短期(30±17.2S)内控制,追访复作者仅2例,另2例癫病症状消失,介绍如下。
- 刘钦华
- 关键词:全息癫痫针刺疗法远期疗效
- 穴位注射与针刺治疗肢体瘫痪140例被引量:3
- 1992年
- 采用风池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和针刺分组治疗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及癔病致肢体瘫痪96例和44例,有效率92.7%和79.6%,肌力恢复率57.4%和26.6%,表明穴位注射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 刘钦华邹勇刘建文
- 关键词:偏瘫针灸疗法穴位疗法
-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拔罐法治疗。比较两组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率和治疗有效性。结果:中医治疗组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率以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针灸配合拔罐的方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改善对于临床工作的满意率,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及预后。
- 王智娟刘钦华刘佳
- 关键词:针灸拔罐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