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红十字会北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 2篇子宫
  • 2篇综合征
  • 2篇肌病
  • 1篇导尿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性激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斜隔
  • 1篇阴道斜隔综合...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泵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系
  • 1篇生殖系统
  • 1篇生殖系统畸形

机构

  • 6篇北京市昌平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6篇刘艳
  • 2篇刘海燕
  • 2篇郭峰
  • 1篇郭银树
  • 1篇汤鸿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米非司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子宫腺肌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绝经过渡期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寻求有效、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64例绝经过渡期子宫腺肌病要求保留子宫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日1次),连服3~6个月,观察绝经的时间、血色素、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患者服药期间13例闭经,42例月经量明显减少,9例停药后恢复如治疗前;所有痛经者服药期间症状均有所减轻或消失;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量较用药前明显减少。结论米非司酮用于绝经过渡期子宫腺肌病能够有效诱导闭经,减轻痛经,减少月经量,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患者接受程度高。
郭峰果军刘艳
关键词:米非司酮绝经过渡期子宫腺肌病
留置导尿时间对使用镇痛泵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对使用镇痛泵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记录术后10—17及24h以后拔尿管产妇排尿情况、排尿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第3天泌乳情况。结果:10h拔尿管组排尿早、排气早、并发症少,母乳喂养成功率高。结论:缩短留置尿管时间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
刘艳孟凡革果军
关键词:留置导尿留置尿管术后恢复
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体会及文献总结
2007年
目的总结和探讨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的发生,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围产期心肌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对妊娠晚期出现心慌、气短,休息后不能缓解应考虑围产期心肌病,处理方法为:积极抗心衰、对症及去诱因、促心功能恢复。产科宜选择缩短第二产程的早期引产或施行剖宫产。治疗期不宜哺乳,不宜再孕。结论重视产前检查,早发现、早诊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刘艳
关键词:围产期心肌病心脏病
21例席汉氏综合征的诊治体会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席汉氏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经治的21例席汉氏综合征的患者的诊治过程资料。结果21例均有产后出血史,曾输血治疗13例。曾误诊9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均见好转,治愈率达95.2%。结论席汉氏综合征在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发生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是预防本病且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
郭峰刘艳汤鸿
关键词:席汉氏综合征巨大胎儿性激素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在诊疗过程中,采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9月~2007年9月收治的4例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阴道斜隔综合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子宫中隔切除术+放环术。另有1例有斜隔切开史者,手术行左卵巢囊肿剔除术+左输卵管切除术+扩宫术。术后症状缓解,复查均恢复良好,月经正常,无痛经,无盆腔包块。仅1例宫体炎,经抗炎治疗痊愈。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而易误诊,诊断此病的关键在于对本病的认识,否则难以作出诊断。通过宫腹腔镜联合监护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既可确诊此病也能鉴别及排除其他畸形,并对症施治,能减少二次手术及并发症出现,是诊治此病的最佳方法。
刘艳郭银树刘海燕
关键词:阴道斜隔宫腹腔镜生殖系统畸形
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采用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效果、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例均为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大出血的患者,经其他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控制出血而行背带式缝合,手术保留了其生育能力,术后无大出血。结论:改良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提高了产科质量,且简单、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艳刘海燕
关键词:剖宫产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