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萍

作品数:19 被引量:16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护理
  • 6篇关节
  • 5篇置换术
  • 5篇关节置换
  • 4篇手术
  • 3篇髋关节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康复
  • 2篇压力性
  • 2篇愈合
  • 2篇湿性敷料
  • 2篇湿性愈合
  • 2篇手术期护理
  • 2篇术期护理
  • 2篇人工髋关节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 2篇人工髋关节置...

机构

  • 17篇保山市人民医...

作者

  • 17篇马丽萍
  • 11篇刘翠芳
  • 5篇李林
  • 2篇张惠
  • 1篇李霖
  • 1篇陈永玲
  • 1篇王斌

传媒

  • 9篇中文科技期刊...
  • 3篇云南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9
  • 9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敷贴在早期压力性损伤创面中的临床运用
2017年
观察冷敷贴治疗早期(I~II期)压力性损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利用冷敷贴在早期压力性损伤创面中有效运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冷敷贴的运用,将早期压力性损伤控制在萌芽状态,以最小的资源发挥最佳的效果。结论:冷敷贴临床操作方便,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了护士人力资源,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压力性损伤治疗方法,是治疗早期压力性损伤的理想敷料,值得临床推广。
马丽萍段旭玲刘翠芳
髌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7年
探讨我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98例髌骨骨折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随访98例髌骨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均治愈出院。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膝关节的功能康复。
段旭玲马丽萍刘翠芳杨凌凌
关键词: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康复护理髌骨
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
2017年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342例下肢骨折患者,通过正确评估,加强健康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实施有效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结论:积极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段旭玲马丽萍刘翠芳李莹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膝关节镜术后压力治疗ERAS中的应用
2019年
总结膝关节镜术后压力治疗ERAS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我科收治膝关节镜术后压力治疗ERAS中的应用262例,进行常规护理同时术后立刻使用压力治疗ERAS介入 。结果:262例膝关节镜术后压力治疗ERAS中的应用,平均住院时间3天。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压力治疗ERAS中的应用,有效减轻下肢水肿症状、促进水肿吸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马丽萍段旭玲
关键词:膝关节镜术ERAS
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离式肠造口的护理
2017年
总结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分离式肠造口的护理。采用造口皮肤评估方法进行观察评估,给予造口周围皮肤保护、造口袋的选择与更换、造口并发症的预防,营养支持等措施,防止造口袋渗漏,预防小儿肠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马丽萍段旭玲刘翠芳李莹杨凌凌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
康复计划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总结了本科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对32例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在有效镇痛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科学的康复锻炼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其中包括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22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严重创伤性关节炎6例,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至2年,采用UCLA计分标准,终末随访时为(33.1±1.5)分,优25例,良4例,中2例,差1例,其优良率达90.6%。认为早期有计划、科学的功能锻炼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成功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有力保证。
马丽萍刘翠芳段旭玲王斌李霖
关键词: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康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4年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2例,男性例39,女性13例,年龄55~90岁。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髋关节骨关节病17例。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髋关节疼痛向膝关节放射31例,跛行21例。护理1.并发症的预防:术后抬高患肢,保持15°的外展和中立位,并且于术后3周内绝对避免患髋进行屈曲、内收和内旋的复合动作,以防止术后关节的脱位。术后患肢使用足底静脉泵,促进血液的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发生。
马丽萍段旭玲李林张惠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练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4年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2例,男性例29,女性13例,年龄48岁~90岁,平均69岁。其中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髋关节骨关节病17例。均有髋关节疼痛,其中髋关节疼痛向膝关节放射31例,跛行11例。42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5d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减轻或消失,住院14~24d。
段旭玲马丽萍李林张惠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急性期创面中的应用
2017年
探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在创伤性软组织皮肤缺损急性期创面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按入住时间,将198例创伤性软组织皮肤缺损急性期创面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99例,常规清创处理伤口,使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喷洒在创面及周围皮肤,使用二层敷料覆盖。对照组:常规清创处理伤口,5%聚维铜碘冲洗创面及其周围皮肤,再使用二层敷料覆盖。结果 研究组伤口愈合有效率90例(90.90%),无效率9例(9.09%)对照组伤口愈合率20例(20.20%),无效率79(79.79%)。结论 运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在创伤性软组织皮肤缺损急性期创面的愈合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马丽萍刘翠芳段旭玲李莹杨凌凌
关键词: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骨科高危人群压疮的预防护理
2017年
对骨科高危人群采取压疮有效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加强营养,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2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治愈,其余96例高危人群均控制在淤血红润期。结论:压疮是临床护理并发症之一,预防和治疗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段旭玲马丽萍刘翠芳
关键词:压疮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