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凤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2年12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ICU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ICU院内感染患者耐药情况。结果:120例ICU患者共有30例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5.00%。120例ICU院内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35株,其中20株为革兰阴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57.14%,12株为革兰阳性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34.29%,3株为真菌,占病原菌总株数的8.57%。对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两种主要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50.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红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均为20.00%,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为100.00%。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75.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两种主要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均>50.00%;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利福平的耐药率为0。结论:ICU患者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多数病原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用药。
- 曾凤李强杨健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 我院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阜宁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肺部感染菌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21年6月—2023年7月阜宁县人民医院不同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菌的种群分布情况。采用随机数表法从感染患者(n=108)和非感染患者(n=1574)中各随机抽取7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n=70)与非感染组(n=70),对所选样本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3年内,在1682例ICU患者中,发生肺部病原菌感染者108例。从感染的患者体内共分离出病原菌共计20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7株(71.7%),阳性菌30株(14.6%),真菌28株(13.7%)。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肺部病原菌感染与多种主要因素有关,其中包括ICU住院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是否使用气管插管、是否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基础疾病。结论:ICU感染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引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ICU住院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是否使用气管插管、是否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基础疾病种类数。
- 曾凤李强杨健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影响因素
- 脓毒症患者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药敏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2020年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分析血培养后菌株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敏特点。结果78例脓毒症患者经血培养后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为68株(87.18%),其次为真菌7株(8.97%)、革兰阳性球菌3株(3.84%)。最常见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61.54%)和肺炎克雷伯菌(15.3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主要菌株,对分离的主要菌株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对分离的主要菌株抗菌活性最弱的药物为头孢唑林。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60%;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60%。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标本病原体的构成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主要菌株对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用合理的措施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 曾凤李强杨健
- 关键词:脓毒症药敏分析
- 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临床检出的279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为95.3%,葡萄球菌感染中儿科所占比例最高,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结论标本来源不同,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不同,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曾凤李强
- 关键词:葡萄球菌抗菌药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D-二聚体评估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D-二聚体(D-D)评估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测患者NLR、D-D水平。术后随访28 d,将预后格拉斯预后评分(GOS)评分≤3分作为预后不良组,GOS评分≥4分作为预后良好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NLR、D-D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术后28 d,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预后良好60例(69.77%),记为预后良好组,余下26例(30.23%)预后不良,记为预后不良组。两组性别、多发伤、高血压病程、舒张压、收缩压、受伤至入院时间、年龄、体重指数(BM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肿量、NLR、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血肿量、NLR、D-D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NLR、D-D单一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分别为86.67%、80.00%、93.33%,特异度分别为76.83%、84.15%、90.2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48、0.962。结论:NLR、D-D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结局有关,联合可用于预测该患者的预后结局。
- 季学凤曾凤朱锐仿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老年D-二聚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