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晗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5年 目前常规化疗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仍不理想。多种风险因素如核型异常、相关基因突变和表达水平均可影响化疗和预后。全面考虑影响其化疗和预后的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分层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张道玉 袁小青 颜晗 陈小平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疗效 预后 多黏菌素B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B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为多黏菌素B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22年4月住院患者中静脉用多黏菌素B治疗≥3 d的病例,采用RIFLE标准判断AKI及严重程度分级,Logistic回归分析多黏菌素B相关AKI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441例患者,其中,111例(25.2%)患者发生AKI,67例(60.4%)为危险分级,28例(25.2%)为损伤分级,16例(14.4%)为衰竭分级。合并慢性肾病(OR 2.13,95%CI 1.16~3.90,P=0.014)、合用血管活性药物(OR 2.59,95%CI 1.59~4.20,P<0.001)或替加环素(OR 2.02,95%CI 1.26~3.25,P=0.004)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多黏菌素B血药浓度指标中,仅Cmin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09,95%CI 1.38~3.19,P=0.001),当Cmin≥4.07μg·mL^(-1)时,AKI发生的预测概率>50%。结论合并慢性肾病、合用血管活性药物或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Cmin与AKI发生密切相关。多黏菌素B的Cmin对其相关AK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阈值为4.07μg·mL^(-1)。 王清 王清 李颖 唐甜甜 蔡骅琳 颜晗 蔡骅琳 向大雄 张毕奎关键词:多黏菌素B 急性肾损伤 谷浓度 基于肿瘤细胞系筛选的阿糖胞苷药物敏感性相关基因集可预测AML患者的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是目前AML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患者化疗敏感性个体差异大,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 颜晗 李曦 陈小平多种lncRNA可影响黑色素瘤的发生和发展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生物大数据挖掘,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与黑色素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的黑色素瘤m RNA表达谱数据集GSE15605中提取出一些lncRNA的表达信息,并分析这些lncRNA与黑色素瘤的关联关系。结果:LINC01213,PGM5-AS1,LINC01133和LOC284578共4个lncRNA与黑色素瘤的发生和转移显著相关,其中LINC01213,LINC01133和LOC284578的表达可被BRAF基因突变影响,而PGM5-AS1的表达能被NRA S基因突变影响。利用这4个lncRNA的表达值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样本、初发黑色素瘤样本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样本。结论:Lnc RNA可能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颜晗 谭丹 谢攀 刘昭前 李曦关键词:黑色素瘤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表达 数据提取 IDH突变通过影响GNG基因表达而影响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 被引量:2 2016年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治疗形势严峻,其治疗疗效和预后差异巨大。如何实现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前期研究发现,IDH基因突变是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预后的一个关键因子。IDH突变患者的预后要明显好于IDH野生型患者。然而,目前IDH突变影响LGG预后的具体机制仍不明了。通过对TCGA和GEO等公用数据库中LGG数据集的挖掘,我们发现IDH突变能够显著下调GNG基因的表达(RSEM 1247.50 vs 891.15,P=1.55×10-3)。而GNG基因则与LGG患者的总生存期和药物敏感性显著关联。GNG高表达的LGG患者的生存期要显著短于低表达的患者(P=1.73×10-4,HR=3.30)。而在LGG采用替莫唑胺治疗的疾病进展患者(PD)中,GNG的表达要显著高于非疾病进展患者(CR+PR+SD)(RSEM 1709.98 vs 1076.09,P=5.00×10-3)。进一步分析显示,IDH突变能够显著上调GNG基因启动子区域1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程度(Beta 0.64 vs0.78,P=4.50×10-5),而该甲基化位点的甲基化程度与GNG的m RNA表达呈负相关(P<1.00×10-6,r=-0.69)。这些结果表明IDH突变可能通过影响GNG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影响其表达,进而改变LGG患者的化疗预后。目前,我们正进一步开展机制实验验证这一结果。本研究为阐明脑胶质瘤预后个体差异发生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谭丹 颜晗 庞凤梅 谢攀 尹继业 刘昭前 李曦关键词:低级别脑胶质瘤 甲基化 替莫唑胺 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5年 华法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因此极易发生不良反应。构建基因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用预测模型被认为是实现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目前不管是模型建立的方法还是模型的临床意义均存在广泛争议。本文综述了国际上用于建立华法林个体化用药预测模型的两类方法,对比了它们的优缺点;探讨了预测模型临床意义存在争议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今后针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谭丹 颜晗 罗芝英 刘荣 张伟 刘昭前 刘昭前关键词:华法林 个体化治疗 IDH突变通过影响GNG基因表达而影响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治疗形势严峻,其治疗疗效和预后差异巨大.如何实现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是目前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前期研究发现,IDH基因突变是预测低级别胶质瘤(LGG)预后的一个关键因子.I... 谭丹 颜晗 庞凤梅 谢攀 尹继业 刘昭前 李曦关键词:低级别脑胶质瘤 甲基化 替莫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