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CN2、SDC⁃1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CN2)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并探讨两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控制水平的关系,以及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104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再将哮喘组患儿分为轻度间歇组(36例)、轻度持续组(25例)、中度持续组(32例)和重度持续组(19例)。比较哮喘组与正常组之间,以及哮喘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之间血清LCN2、SDC⁃1水平。分析哮喘组患儿血清LCN2和SDC⁃1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值、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CN2、SDC⁃1水平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组血清LCN2、SDC⁃1水平升高(P<0.05)。轻度间歇组、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重度持续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CN2、SDC⁃1水平依次升高(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CN2水平与血清SDC⁃1水平呈正相关,血清LCN2和SDC⁃1水平分别与FEV_(1)、FEV_(1)/FVC值、C⁃ACT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LCN2、SDC⁃1水平联合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大于血清LCN2、SDC⁃1水平单独诊断的AUC(分别为0.778和0.768,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LCN2、SDC⁃1水平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哮喘控制水平有关。血清LCN2、SDC⁃1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生物标志物,且两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 杨颖刘亚昆董天津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控制儿童
- 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儿童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体会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不同类型的儿童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消化不良患儿150例,将不同类型的患儿按照食欲不振、上腹痛上腹胀、恶心呕吐类分为3组。3组都给予相同剂量的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观察各自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食欲不振类治愈20例(40%),有效25例(50%),无效5例(10%)。上腹痛上腹胀类治愈10例(20%),有效15例(30%),无效25例(50%)。恶心呕吐类治愈5例(10%),有效25例(50%),无效20例(40%)。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时候,复合凝乳酶胶囊对食欲不振类的疗效最佳,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其疗效值得肯定。
- 刘亚昆杨颖
- 关键词:食欲不振
- 北京市大兴区0~14岁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大兴区0~14岁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整群抽样北京市大兴区30156例儿童,经诊断376例为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儿童95例为对照组,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30156例0~14岁儿童中有376例发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病率为1.25%,学龄前儿童发病率较高,男性患儿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以秋冬发病为主(78.13%),以午夜发作为主(44.68%),以流鼻涕为常见先兆症状(81.65%),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为主(73.94%),治疗费用以1~3万元为主(44.95%);观察组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油漆接触史、被动吸烟接触史、油烟接触史、哮喘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母乳喂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药物过敏、被动吸烟接触史是影响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生主要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大兴区0~14岁儿童患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疾病率较高,应密切关注男童、秋冬季节及典型先兆症状,而反复呼吸道感染史、药物过敏、被动吸烟接触史作为影响疾病发生主要危险因素,则应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
- 刘亚昆杨颖苟旭蕾张志伟
-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
- 浅析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新生儿溢奶呕吐的临床治疗效果
- 2014年
- 目的研究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新生儿溢奶呕吐78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洗胃、上半身抬高配合口服多潘立酮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7%vs.79.49%,P<0.05)。试验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奶水摄入量和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胶囊治疗新生儿溢奶呕吐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杨颖
- 关键词:新生儿溢奶呕吐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40配体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CD40配体(CD40L)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水平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症组74例和重症组72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7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CAM-1、CD40L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并计算FEV1/FVC比值;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sICAM-1、CD40L与炎性因子及肺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重症组血清sICAM-1、CD40L、CRP、PCT水平高于轻症组和对照组,FEV1、FEV1/FVC低于轻症组和对照组;轻症组血清sICAM-1、CD40L、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FEV1/FV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sICAM-1、CD40L与CRP、PCT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轻症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组血清sICAM-1、CD40L、CRP、PCT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FEV1、FEV1/FV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CD40L是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sICAM-1、CD40L表达水平随病情加重呈明显升高趋势,且与患儿预后密切相关,两者对于辅助评价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及预后可能有重要价值。
- 杨颖刘亚昆董天津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CD40配体预后
-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微小RNA-155、趋化性细胞因子8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微小RNA-155(miR-155)、趋化性细胞因子8(CXCL8)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于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CVA患者8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受试者痰嗜酸粒细胞(EOS)计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Pearson法分析miR-155、CXCL8水平与EOS、FeNO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中miR-155、CXCL8水平对CVA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EOS、FeNO、miR-155、CXCL8水平均升高(t=11.606、27.562、19.721、10.754,P<0.05),FEV1、PEF、FEV1/FVC水平均降低(t=17.471、10.975、33.605,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miR-155、CXCL8与EOS、FeNO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FEV1、PEF、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miR-155、CXCL8水平预测CV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95%CI:0.675~0.967)、0.851(95%CI:0.741~0.961);联合检测预测CVA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914~0.975)。结论CVA患儿血清中miR-155、CXCL8水平均升高,对CVA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能作为诊断CVA的潜在血清学标志物。
- 杨颖刘亚昆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