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唐山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防输血相关性疾病提倡围术期血液保护探讨被引量:1
- 2008年
- 田桂珍刘爱军
-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 提高护士基本素质和工作差错的规避探讨
- 2008年
- 田桂珍刘爱军王洪青李玉梅
- 口服葡萄糖酸钙对预防机采血小板反应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8年
- 田桂珍刘爱军王洪青李玉梅
- 不同模型对唐山地区悬浮红细胞临床供应量预测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索唐山市中心血站2020和2022年COVID-19疫情期间,悬浮红细胞临床供应量观察值与不同模型预测值的差异性,为该地区不同月份及疫情等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供血量模型预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9年和2012—2021年唐山市中心血站各月份悬浮红细胞实际临床供应量,构建季节性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及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20和2022年各月份悬浮红细胞理论临床供应量。通过各月份观察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的大小,对不同模型预测的合理性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SARIMA(1,1,0)(0,1,0)s(ar=-0.581,t=-6.449,P<0.05)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有6个月大于10%,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有2个月大于10%;2022年SARIMA(1,1,0)(0,1,2)s(ar=-0.454,t=-5.008,P<0.05)(MA=-0.408,t=-3.337,P<0.05)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有4个月大于10%,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有1个月大于10%。结论神经网络模型相对于SARIMA模型可有效地预测COVID-19疫情等突发事件期间悬浮红细胞的临床供应趋势,有针对性地指导唐山地区采供血机构献血者招募以及相关疫情期间悬浮红细胞等血液制品的调度协调。
- 苏玛茜汪钰刘珊娜刘爱军马丽亚郑杰赵俊鹏
- 关键词:血荒时间序列分析无偿献血疫情
- 献血后皮下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观察
- 2019年
- 献血者在献血后的皮下出血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既和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和献血者自身的理解不到位有关。本文通过对两组不同献血人员采用的不同指导方法,得出结果,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减少皮下出血率,而文化程度高些的献血者由于理解能力较强也能有效避免出血率的减少,多次献血人员相比较初次献血者同样能够减少出血率。由此得出,作为医护人员要采用正确的护理指导方法,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献血者献血后的皮下出血率。
- 田红孙雅娟刘爱军
- 关键词:献血皮下出血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