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麻醉
  • 4篇全身麻醉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手术
  • 3篇手术中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蛋白
  • 2篇氧浓度
  • 2篇硬膜外麻醉
  • 2篇速康
  • 2篇全身
  • 2篇外科
  • 2篇涎液
  • 2篇链蛋白
  • 2篇康复
  • 2篇康复外科

机构

  • 14篇重庆市巴南区...

作者

  • 14篇钱大东
  • 5篇赵志海
  • 3篇尹文静
  • 2篇张志坚
  • 2篇张庆九
  • 2篇张雨雷
  • 1篇华静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6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B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苏醒时间、苏醒质量及子宫松弛度。结果 A组气腹前后各时间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气腹后0.5、1.0 h和术毕HR和MA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子宫松弛度评级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优于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是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钱大东叶媛古淼张庆九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
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手术中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459例,分析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59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62例,发生率为13.51%。痰培养出病原菌117株,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构成比分别为26.50%、22.22%、17.09%和15.3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感染与性别、年龄、慢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无相关性(P>0.05),与吸烟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有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P<0.05)。结论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下呼吸道感染与患者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麻醉持续时间≥3h以及术后拔管时间≥2h有关,应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对呼吸道感染这一并发症进行有效防治。
石先伦钱大东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帕金森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意识障碍一例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男,68岁,因“左股骨颈骨折”人院。择期行左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患有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10余年,每天发作1~3次,无明显缓解及诱发因素,一直自服美多巴、卡左双多巴控释片3次/天(i片/次,每片含25nag卡比多巴和i00mg左旋多巴)、盐酸苯海索片2次/天(3片/次)治疗。面部表情为“面具脸”,活动四肢肌张力增高。
钱大东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帕金森病左股骨颈骨折肌张力增高震颤麻痹
一针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肱骨中段以下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为肱骨中段以下手术患者的主要麻醉方法,传统的腋动脉旁单点注射易发生阻滞不完全现象。根据其解剖特点,我们设计了一针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下称三点法),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钱大东石先伦赵志海古淼尹文静
关键词: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手术中中段肱骨麻醉方法
硝酸甘油在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钱大东石先伦古淼华静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硝酸甘油手术中鼻窦解剖
小儿麻醉中不同氧浓度对肺交换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小儿麻醉中不同氧浓度对肺交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全麻治疗的患儿4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低浓度组20例,麻醉过程中让患儿吸入50%浓度的氧,纯氧组20例,麻醉过程中让患儿吸入100%浓度的氧,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交换功能。结果手术后2 h,低浓度组患儿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略低于纯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儿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和呼吸指数(PA-aO_2/PaO_2)明显低于纯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PaO_2/PAO_2)明显高于纯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全麻患儿进行麻醉治疗时,让患儿吸入纯氧会对患儿的肺交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让患儿吸入50%的低浓度氧不但能够避免高浓度氧对患儿肺交换功能的影响,而且不会导致患儿出现低血氧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全麻患儿给氧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钱大东赵志海谢沙
关键词:小儿麻醉氧浓度
右旋美托咪啶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硬膜外麻醉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行前列腺汽化切除术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5),治疗组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4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2 mg,两组其他用药完全一致。记录入室时、给药后5 min、麻醉后30 min、2 h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并对两组进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对照组给药后5 min,血压及心率较入室时上升明显,治疗组相对波动较小,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基本一致,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0%,低于对照组(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镇静及中枢降压作用,且不会产生呼吸抑制,维持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
石先伦钱大东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啶老年高血压患者咪唑安定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为观察组,100例清醒人流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和其他观察项目评定结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好,宫口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麻醉监测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及人流综合征,对照组有8例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人流术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叶媛钱大东邬秀英朱萍
关键词:二异丙酚芬太尼镇痛
脊柱后路手术中吸气末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顺应性的影响
2019年
分析脊柱后路手术中吸气末不同吸入氧浓度对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脊柱后路手术全麻患者,例数4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4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到2018年2月10日,分为观察组一组(吸气末吸入氧浓度50%)、对照组一组(吸气末吸入氧浓度100%),分析入室不吸氧(T0)、插管后1小时(T1)、拔管前(T2)的炎症因子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脊柱后路手术全麻患者在T1、T2的炎症因子指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柱后路手术中吸气末吸入氧浓度50%对患者肺顺应性无显著影响,能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李晓理钱大东
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肺顺应性
术中高浓度氧对患者细胞因子及涎液化糖链蛋白6水平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通气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蛋白6(krebs von den lungen 6,KL-6)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经医院伦理学会批准,选取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行全身麻醉手术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100%氧吸入)和B组(60%氧吸入),每组48例。分别于全身麻醉前30 min(T0)、全身麻醉后60 min(T1)、全身麻醉后120 min(T2)、全身麻醉后180 min(T3)、机械通气结束后60 min(T4)抽取桡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并于T0、T1、T2.T3及T4时间点抽取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清KL-6、肿瘤坏死因子-a(TNF-x)、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前血清KL-6.TNF-α、IL-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后血清KL-6、TNF-α、IL-8均逐渐上升,其中A组T1血清KL-6、TNF-α、IL-8即显著高于T0[KL-6(U/mL):173.22±31.19比101.13±22.31;TNF-a(pg/mL):5.99±2.81比3.24±1.98;IL-8(pg/mL):128.11±32.21比98.22±19.77,均P<0.05]。B组T1血清KL-6高于T0[KL-6(U/mL):121.64±33.55比99.29±24.93]。T2血清TNF-α、IL-8高于TO0[TNF-a(pg/mL):4.41±2.71比3.24±1.98;IL-8(pg/mL):123.21±31.47比98.22±19.77,均P<0.05]。A组T1-T4血清KL-6、TNF-α.IL-8分别为[KL-6:(173.22±31.19)(189.38±39.11)(236.16±49.37)(210.04±38.66)U/mL;TNF-a(5.99±2.81)(6.21±2.56)(6.92±3.01)(6.31±2.88)pg/mL;IL-8:(128.11±32.21)(155.17±42.19)(188.28±40.33)(171.15±43.11)pg/mL],均高于同时点B组[KL-6:(121.64±33.55>/(141.33±36.74)(168.04±42.55)(166.39±44.63)U/mL;TNF-α(3.31±2.11)(4.41±2.71)(4.50±3.12)(4.39±2.41)pg/mL;IL-8:(103.12±23.3(123.21±31.47)(135.194.33)(137.339.2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术中高浓度氧气吸入可引起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KL-6表达增多。
钱大东张志坚张雨雷张庆九钱科
关键词:全身麻醉高浓度氧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