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复鹏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幽门螺杆菌治...
  • 2篇疗法
  • 2篇螺杆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胃蛋白酶...
  • 1篇血性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状态
  • 1篇益生菌
  • 1篇有益菌
  • 1篇造影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病
  • 1篇粘膜病变
  • 1篇三联活菌

机构

  • 7篇北京市门头沟...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中西医...

作者

  • 7篇郑复鹏
  • 5篇谢永强
  • 4篇王韶华
  • 4篇刘刚
  • 2篇韩颖
  • 1篇侯凤玲
  • 1篇张莉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与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变化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胃黏膜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正常138例,并发胃黏膜病变156例,后者又分为糜烂性胃炎组56例、萎缩性胃炎组37例、胃溃疡组2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22例和胃癌组18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PG水平。结果肝硬化合并胃黏膜病变患者血清PGI水平、PGI/PGII比值[(78.08±21.33)μg/L,(6.75±1.81)]高于无胃粘膜病变组[(51.37±19.85)μg/L,(4.87±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PGII水平[(12.16±5.60)μg/L对(13.02±4.96)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I水平[分别为(34.18±11.35)μg/L和(28.96±12.14)μg/L]显著低于糜烂性胃炎组[(108.28±20.87)μg/L]、胃溃疡组[(113.37±20.04)μg/L]、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138.65±19.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不同类型胃病患者血清PG水平不同,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莉谢永强郑复鹏
关键词:肝硬化胃黏膜病变血清胃蛋白酶原
胃镜对急性出血性胃炎诊断价值的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相对于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对急性出血性胃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检查并治疗的10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造影组和胃镜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造影组患者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诊断,胃镜组患者采用胃镜检查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胃镜组诊断准确率为98%,造影组诊断准确率为82%,胃镜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造影组,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造影检查,胃镜检查更具直观性、准确性,而且在检查时能兼顾治疗,给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大的优势,值得优先推广使用。
郑复鹏
关键词:出血性胃炎胃镜钡餐造影
吸烟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吸烟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明确戒烟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有消化道症状的405例患者先分为轻、中、重度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各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比较吸烟组中戒烟者与未戒烟者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效率。再按年龄分为≥60岁组和<60岁组,比较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结果各吸烟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组(P<0.05);中度、重度吸烟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高于轻度吸烟组(P<0.05),而中度与重度吸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中戒烟者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未戒烟者(P<0.01);≥60岁吸烟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要显著高于<60岁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且大量吸烟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更高,老年人吸烟更容易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戒烟可以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王韶华刘刚韩颖郑复鹏谢永强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吸烟
不同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状态患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状态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及联合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多潘立酮治疗组、多潘立酮+黛力新治疗组、多潘立酮+心理治疗组、多潘立酮+黛力新+心理治疗组,疗程3个月,比较各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变化。结果 4组治疗后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多潘立酮+黛力新治疗、多潘立酮+心理治疗、多潘立酮+黛力新+心理治疗组治疗后HAMD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多潘立酮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及HAMD、SDS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多潘立酮治疗组(P<0.05);多潘立酮+黛力新+心理治疗组HAMD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多潘立酮+黛力新治疗、多潘立酮+心理治疗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及HAMD、SDS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多潘立酮+黛力新治疗、多潘立酮+心理治疗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抑郁状态患者给予胃肠动力药联合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效果较佳,建议临床推广。
郑复鹏王韶华谢永强
关键词:抑郁
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作用的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40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联治疗组(A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三联治疗组(B组)、四联治疗组(C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四联治疗组(D组),每组60例,比较各组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c、D组Hp根除率均高于A组(86.0%、89.8%、93.1%与70.7%,P〈0.05),B、C、D组间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C组(P〈0.05),而非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在Hp根除治疗中,能提高三联方案的根除率,对四联方案的根除率无明显影响,但能减少治疗过程中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王韶华刘刚郑复鹏
关键词:胃疾病幽门螺杆菌双歧三联活菌
不同疗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的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寻找合理的治疗疗程。方法将15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7、10、14日治疗3组,分析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0日组和14日组的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7日组(89.6%9、1.3%vs 73.4%,P<0.05),而10日组与14日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症状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日组和10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14日组(4.1%6、.2%vs 21.7%,P<0.05),而10日组与14日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日疗法可考虑作为本地区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王韶华韩颖刘刚郑复鹏谢永强侯凤玲
有益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有益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8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人随机分为3组,三联治疗组(A组)58例,应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g、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50mg均为每天2次口服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三联治疗组(B组)64例,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840mg、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g、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50mg均为每天2次口服治疗;复方嗜酸乳杆菌片+三联治疗组(C组)64例,应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g(每天3次)、泮托拉唑肠溶胶囊40mg(每天2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1g(每天2次)、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250mg(每天2次)口服治疗,各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比较各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病人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χ~2=8.715,P〈0.05)。结论益生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
刘刚王韶华谢永强郑复鹏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