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BsAg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筛选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2年
- 目的 筛选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 (HBsAg)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 ,并探讨其在临床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HBsAg阳性血清超速离心纯化的HBsAg为固相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半合成抗体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特异性较强的HBs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 ;用该抗体对 10例石蜡包埋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结果表明 ,制备的HBV人源单链抗体能与HBsAg抗原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 ,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HBsAg抗原 ,与正常肝组织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的抗原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此法制备的单链抗体亲和性好 ,特异性强 ,且制备方法简便 ,周期短 ,为HBV病原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有效试剂 ,为今后HBsAg人源抗体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钟彦伟成军施双双赵景民王刚夏小兵田小军李莉张玲霞
- 关键词:HBSAG免疫组织化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_5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和鉴定被引量:15
- 2002年
- 目的 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HCV NS5)特异性噬菌体模拟表位,为抗HCV的疫苗研究探索新途径。方法 以抗-HCV NS5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人工合成的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随机挑取30个克隆,经噬菌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鉴定并进行交叉反应实验以及竞争抑制性结合实验,最后对所选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以确定HCV NS5抗原的模拟表位。结果 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30个克隆中得到12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QIRPTRQ为HCV NS5的模拟表位。结论 用噬菌体七肽库成功筛选得到HCV NS5的模拟表位,为用HCV模拟表位探索HCV感染的防治研究创造了条件。
- 钟彦伟成军王刚田小军陈新华刘妍李莉张玲霞陈菊梅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模拟表位DNA序列分析
-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筛选、鉴定乙型肝炎病毒 (HBV)核心抗原 (HBcAg)蛋白的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 (ScFv)的编码基因 ,为细胞内表达小分子单链抗体的研究及抗HBV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以HBcAg蛋白为固相抗原 ,从噬菌体单链可变区抗体半合成库中经过 5轮“吸附 -洗脱 -扩增”筛选过程 ,获得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HBc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阳性克隆 ,并对其进行免疫检测及序列测定。结果 筛选得到的ScFv片段编码基因为 771nt,编码的产物由 2 5 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具有典型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结构特点以及与HBcAg结合的特异性。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HBcAg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编码基因 ,并获得了可溶性单链抗体的表达。
- 钟彦伟成军王刚田小军陈新华李莉陈菊梅张玲霞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噬菌体抗体
- 人源抗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单链抗体的研究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研制抗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E2(HCV E2)的人源噬菌体单链抗体,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以重组的HCV E2为固相抗原,利用亲和筛选的原理,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经过5轮“吸附-洗脱-扩增”的筛选过程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DNA序列分析,获得HCV E2的人源单链抗体;用该抗体对10例石蜡包埋的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ELISA结果表明,制备的HCV E2人源单链抗体(吸光度值A450为 1.88)能与HCV E2抗原特异性结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 E2抗原,与正常肝组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均无交叉反应。结论 此法制备的单链抗体亲和性好,特异性强,且制备方法简便,周期短,为HCV E2病原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有效的试剂。
- 钟彦伟成军施双双王刚夏小兵田小军李莉张玲霞陈菊梅
- 关键词:包膜蛋白E2单链抗体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