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青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神经阻滞
  • 5篇松解
  • 5篇麻醉
  • 5篇关节
  • 4篇手法
  • 4篇手术
  • 3篇粘连性
  • 3篇粘连性肩周炎
  • 3篇针刀
  • 3篇针刀松解
  • 3篇针刀松解治疗
  • 3篇松解治疗
  • 3篇配合手法
  • 3篇疗效
  • 3篇肩周炎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源性
  • 2篇粘连松解
  • 2篇粘连松解术

机构

  • 16篇北京市昌平区...

作者

  • 16篇王青华
  • 8篇龚海涛
  • 5篇杨玉妹
  • 3篇王强
  • 3篇王秋玲
  • 2篇赵志环
  • 1篇刘玉武
  • 1篇莫平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医刊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2016年《...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观察颈丛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资料完整的86例符合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提出的CEH诊断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别给予患侧颈丛阻滞(C_2横突)(Ⅰ组;43例);颈丛阻滞(C_2横突)+手法(Ⅱ组:43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评定VAS分,一个疗程结束后据VAS分评估疗效,于治疗后3个月和1年据随访单VAS分评估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近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Ⅱ组远期疗效的显效率及有效率与Ⅰ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颈丛阻滞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但疗效不易巩固,加用颈椎推拿手法可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及C_(3~5)小关节不稳应为其主要病因,C_(1~4)(尤其C_2)神经根炎症,椎动脉受压、扭曲和颈交感神经受挤压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杜鹏斌龚海涛杨玉妹王青华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神经阻滞手法
大量输入悬浮红细胞与经血液回收机处理悬浮红细胞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大量输入悬浮红细胞与经血液回收机处理悬浮红细胞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在临床中需要进行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研究组,将对需要输血的患者使用经血液回收机处理过的悬浮红细胞输入;另一组为对照组,将对需要输血的患者大量输入悬浮红细胞。对比两组输入方式对患者产生的不同效果以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T、APTT、FIB以及TT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菌血症、细菌感染及破裂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要进行大量输血并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采取使用经血液回收机处理悬浮红细胞输入的方式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较好于大量输入悬浮红细胞的方法,应用也较为广泛,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方案,值得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王强王青华徐冰
关键词:血液回收机全身麻醉手术凝血功能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对患者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60例将要进行髋关节手术的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引用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样本麻醉前、麻醉后10、20、30 min DBP、SBP、HR的变化特点,以及两组局麻药的用药剂量、药物起效时间、药物麻醉效等。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两组患者的SBP及DBP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但降低程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经统计发现A组的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而A组局麻的用药量也少于B组(P<0.05),A组的阻滞完全所需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应用麻黄素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B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组NIHSS低于B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中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
王强王青华徐冰
关键词: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NIHSS评分
颈丛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正>目的:观察颈丛神经阻滞和颈丛神经阻滞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对资料完整的86例符合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提出的CEH诊断标准的颈源性头痛患者,其中男33例,女53例,年龄...
杜鹏斌龚海涛杨玉妹王青华
关键词:颈丛阻滞颈源性头痛颈丛神经阻滞手法治疗
文献传递
臂丛阻滞下针刀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分析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刀松懈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粘连性肩周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此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懈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松懈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针刀松懈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较手法松懈的治疗效果更好。
杜鹏斌龚海涛王秋玲王青华
关键词:粘连性肩周炎
腹腔镜手术中PaCO_2和气道压变化的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CO2气腹下实施腹腔镜手术麻醉时PaCO2及气道压的变化。方法术前(气腹前)、术中(气腹时)、术后(气腹毕)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同时观察机械通气时气道压的变化。结果术中CO2气腹时PaCO2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气道压明显升高,与气腹前、气腹毕比较差异有意义。结论CO2气腹下行腹腔镜手术时PaCO2及气道压明显升高。
王青华莫平杜鹏斌王强刘玉武
关键词:腹腔镜全身麻醉血气分析气道压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0年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整复手法(Ⅰ组)与颈椎三维牵引配合药物(Ⅱ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Ⅰ组(21例),用0.8%利多卡因10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1次/d,10次为1疗程,期间加用2~3次颈椎整复手法。Ⅱ组(21例),行颈椎三维牵引,1次/d,10次为1疗程,期间口服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及扩血管药物。结果两种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近期疗效的优良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使头颈部血管产生去交感性扩张,改善头颈部微循环,平衡自主神经功能,颈椎推拿手法纠正颈椎关节的旋转移位,恢复颈椎的稳定,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
杜鹏斌王尚才龚海涛杨玉妹王青华
关键词:颈性眩晕椎体旋转星状神经节阻滞
神经阻滞下粘连松解术与关节松动术治疗扁周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比较臂丛阻滞下粘连松解术(Ⅰ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下关节松动术(Ⅱ组)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30例粘连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15例,采取臂丛阻滞下粘连松解术;Ⅱ组,15例,采
杜鹏斌王青华龚海涛
关键词:粘连松解术星状神经节阻滞神经阻滞关节松动术粘连性肩周炎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臭氧冲洗配合针刀松解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臭氧冲洗配合小针刀松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此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臭氧冲洗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
杜鹏斌龚海涛王秋玲王青华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侧隐窝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侧隐窝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电针联合腰椎牵引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侧隐窝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隐窝阻滞联合针刀松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杜鹏斌龚海涛王秋玲王青华
关键词:针刀松解电针腰椎牵引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